《古兰经》语言艺术探析
本文关键词:《古兰经》语言艺术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古兰经 阿拉伯语 语言学家 阿拉伯文学 阿拉伯人 词汇 表现形式 伊斯兰教经典 方言词 音韵
【摘要】:正《古兰经》不仅是一部伊斯兰教经典,更是一部阿拉伯语言文学的巨著。它不是诗歌,但其独具特色的语言音韵,朗读起来朗朗上口,美妙动听,是标准阿拉伯语的典范,它确定了部分阿拉伯语词汇的准确发音,其大量的修辞手法,丰富了阿拉伯文学的表现形式,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典范。因此,《古兰经》特殊的语言风格,是古代和现代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作品无法相媲美的。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3XWA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961
【正文快照】: 《古兰经》不仅是一部伊斯兰教经典,更是一部阿拉伯语言文学的巨著。它不是诗歌,但其独具特色的语言音韵,朗读起来朗朗上口,美妙动听,是标准阿拉伯语的典范,它确定了部分阿拉伯语词汇的准确发音,其大量的修辞手法,丰富了阿拉伯文学的表现形式,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典范。因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有漪;纪念庞士谦老师逝世卅周年[J];中国穆斯林;1989年01期
2 晋辉;中世纪阿拉伯文学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J];阿拉伯世界;1985年01期
3 马博忠;;在笃信与求知中追寻理想——我的父亲马金鹏[J];中国宗教;2010年02期
4 马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J];百科知识;2007年04期
5 黄承才;;《古兰经》简介[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1年05期
6 林松;;天方经典译风盛 环顾全球版本多——中外《古兰经》翻译概况[J];阿拉伯世界研究;1991年01期
7 张志诚;;漫谈《古兰经》典故(上)[J];阿拉伯世界研究;1992年04期
8 贾建平;;《古兰经》和《圣经》中的人之初[J];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01期
9 刘开古;中世纪阿拉伯语在西亚、北非的传播[J];阿拉伯世界;1988年02期
10 刘开古;中世纪阿拉伯语的发展[J];阿拉伯世界;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伏平;;宁夏的伊斯兰教[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2 丁俊;;回族穆斯林对中国的阿拉伯语教育事业的贡献[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杨大庆;;再论回族经师阿洪及其经堂教育的历史功绩[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哈宝玉;;蒙元时期的穆斯林与伊斯兰教法[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王希隆;马青林;;伊斯兰教在构建西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6 丁俊;;中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理论与实践[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7 马强;;阅读草根社会的文化符号:“小经文字”散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张纯利;;宗教与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9 丁克家;;试论伊斯兰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穆斯林艺术观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梁向明;;“敦崇五典 以尽人道”——浅析刘智的伊斯兰伦理道德观[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孟良;一生辛勤为译经[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张志湘;《古兰经》中的和谐思想[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记者 张广艳;陈广元大阿訇手书石刻《古兰经》告竣[N];中国民族报;2006年
4 张敏;第七届全国《古兰经》诵读比赛昨在京结束[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陈金山;我国现存最早手抄本《古兰经》修复成功[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张敏;中国伊协会长陈广元大阿訇手书石刻《古兰经》昨日告竣[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倩兰;《古兰经》审美[N];贵州民族报;2007年
8 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宗奇;《古兰经》的宗教和谐思想[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从恩霖;穆斯林的“讨白”[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北京西城实验学校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与国民教育的互动[N];中国民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学义;圣训及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的历史与当代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张雪峰;伊斯兰的“吉哈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丁克家;当代甘宁青城市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帕林达;临夏的清真寺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刘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张国云;维吾尔人宗教生活的人类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张建芳;宁夏吴忠宗教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仝品生;主体文化与变迁:伊斯兰意识形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刘玉钊;马注生平及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萧;《蔷薇园》中的伊斯兰思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潘欣颂;伊斯兰教和谐思想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3 王义芳;“解经”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沈毅;民国时期北平成达师范学校[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宋启元;汉族穆斯林群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王丽宏;阿訇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阿孜古丽·吾甫尔;试论维吾尔清真寺的功能及其历史变迁[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永根;清真寺建筑与清真寺功能的关联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邢慧荣;穆斯林家庭与妇女[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周普元;新疆苏非派的思想特征及其影响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4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6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