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高僧传》与《续高僧传》神异故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12:10

  本文关键词:《高僧传》与《续高僧传》神异故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僧传》 《续高僧传》 《宋高僧传》 《神僧传》 神异故事 感通


【摘要】:吕大吉在《宗教学通论新编》中认为神迹是指神异事迹,与神意或天命一样,是宗教赋予神的基本特性之一。神异事迹即是对神和神奇力量的展现,它是构成宗教的重要元素,对于宗教学研究的意义非常大。本文以《高僧传》和《续高僧传》中的神异故事为基础,采取宗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神异故事的类型、特点、宗教意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为铺垫,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佛教僧传类神异故事的研究体系。 首先从类型上进行整理,可以归纳出《高僧传》中的神异故事主要是围绕着高僧的神异能力展开,这些能力概括为预言、神足、治病、分身、持咒念法、通灵、神力、天眼等八种,这八种异能具有各自的内涵,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续高僧传》的神异故事类型称为“感通型”,即以“感”和“通”为主线分析其神异故事的理念。其次,对《高僧传》神异故事的特点进行总结,主要从神异故事的整个发展脉络和神异故事内容两方面着手,最后建立以年代为线索对《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神僧传》神异故事的理念进行梳理,《神僧传》是对前三部僧传神异故事的汇总,它的理念是僧人首先要具备神一般的神异能力,其次僧人还需后天的精进修行、自我品行的培养,这些综合起来才能完成高僧向神僧的转化,神异故事最终由此而产生。最后,根据前面所总结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高僧传》神异故事的宗教意义和神异故事的多元解读,宗教意义上主要从神异故事的宗教功能出发。神异故事的多元解读是从心理学出发,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上对神异故事的需求性进行分析。 总的来讲,本论文采取宗教学研究方法,对神异故事的类型、特点、宗教意义进行分析,并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笔者认为佛教僧传类神异故事有其发展和内容上的特点,神异故事对于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僧传类神异故事对凝聚人们信仰有重要的作用,高僧也逐渐成为人们所信仰的对象。所以站在宗教学的立场上,我们不能片面的将这些神异故事看作是庸俗不堪的,而应该更加重视僧传类神异故事类型与特点,建立以僧传的年代为线索对其他僧传神异故事进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吾敬东;巫术与古代中国宗教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许展飞;陈长琦;;试论魏晋南北朝佛教权威的谋求与确立——以《高僧传》中僧人神异事迹为中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桑大鹏;;论《高僧传》的神异叙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4 杨海明;;简析《高僧传》与《续高僧传》成书目的及作传理念之异同[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刘胜梅;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王公伟;神异与中国早期佛教的传播[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刘湘兰;;信仰与史实的统一——慧皎《高僧传》叙事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刘亚丁;佛像灵验记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展飞;《高僧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尹晶;从《高僧传》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徒人格的塑造[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维娜;僧人神迹的原型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70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70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d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