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善报”与“善不受报”——佛教善恶“因果”观辨析
发布时间:2017-12-19 16:37
本文关键词:“善有善报”与“善不受报”——佛教善恶“因果”观辨析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谈善论恶乃是佛教的永恒主题。在中国佛教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善恶"因果"观,一是注重"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二是注重"因"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中有着"决定论"意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是中国本土儒家文化以及民间习俗中的"因果报应"思想在佛教中的反映,属于中国化的善恶"因果"观;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是基于印度佛教的"缘起论",是原汁原味的印度佛教善恶"因果"观。依据印度佛教的这种善恶"因果"观,东晋竺道生进一步提出了"善不受报"的思想。依据"善不受报"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佛教"缘起论",一个人只管行善而不要去追求行善的回报,然而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行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佛教在罪犯教育矫治中的应用研究”(14JJD730006)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ses the causes of people's behavior,which calls on the human being to cease from doing every form of eviland to do what are good.If given a deep thought,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first view,of a little deter-ministic meaning,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k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东明;印度佛教与当代生态学思想[J];南亚研究季刊;2000年02期
2 ;“0”的起源与印度佛教[J];新长征;2000年09期
3 ;印度佛教讲座(一)[J];佛教文化;2003年02期
4 方广,
本文编号:1308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0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