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浅析宗喀巴与王阳明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7-12-21 01:02

  本文关键词:浅析宗喀巴与王阳明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出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宗喀巴 王阳明 物质世界


【摘要】:宗喀巴与王阳明对于物质世界界定的侧重点不同,宗喀巴的物更多的是客观物质世界(也包括事物),王阳明的物则更多的是事物(也含有客观物质世界),对物质世界界定的侧重点不同导致他们对物质世界存在性、物质世界本质认识以及他们认识物质世界的目的不尽相同,这是学术立论点不同所造成的必然。
【作者单位】: 运城学院政法系;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明儒学案》补编”项目编号:12YJC770065㖞
【分类号】:B948;B248.2
【正文快照】: 宗喀巴是明代前期西藏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藏传佛教中观学说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是明代中期王学的创始人,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从两者的思想体系而言,一个属于佛教,一个属于儒学,仿佛联系并不大。然对比两者的学说,发现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小的差异。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文永;王明云;;浅析王阳明致良知与薛tD复性说的关联[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赵海丽;;王阳明“山中观花”说正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国;蒲松龄痴狂意象论[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2 江海;从四无说看王阳明的四句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翟奎凤;;致良知与致中和——王阳明中和论思想发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杨国荣;;心学的意义之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尉利工;;论王畿与钱德洪对王阳明“四句教”的不同诠释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刘平;唐雁超;;明清民间教派中的道教因素[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9 陈艳君;;明清徽商消费生活的儒雅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徐俊嵩;;王阳明军事实践中的人本思想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献忠;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学贵;明代文人与庐山关系考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志珂;张君劢论德与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伟奇;中国古代刑法亲属容隐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汤青岚;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黄文保;明代基层防卫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聂韬;;秦汉时期墨学衰落缘由探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崔海亮;;近百年廖平学术思想研究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姚文永;宋晓伶;;“自得”和“宗旨”——《明儒学案》一个重要的编撰方法与原则[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郝丽;认识论研究要树立现代视野——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和西方哲学提出的一些新问题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3年01期

5 尹协理;简论薛tD的“性”学[J];中州学刊;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鹏;;论青年王阳明的思想演变历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黄文红;;论王阳明之乐[J];伦理学研究;2010年06期

3 黄百成;赵晶;;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及其实践论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万丽珏;;关于王阳明与日本的关系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6期

5 邬宗国;;王阳明道德教育理念述要[J];兰台世界;2013年24期

6 暨爱民;;王阳明与思、田土司之治[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7 孟庆钰;;浅谈王阳明散文中的道义与担当[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史宏;林彪的“灵脑袋”与王阳明的“心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5期

9 高言弘,李春邦;手拿屠刀口念儒经的王阳明[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1期

10 李端;王阳明主体能动性原则论[J];运城师专学报;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诚;;王阳明的政教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史宏拯;;《象祠记》及王阳明民族主义思想在黔西的影响[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3 李明友;;“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再论王阳明的经学观[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谢重光;;新民“向化”——王阳明巡抚南赣对畲民汉化的推动[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5 徐永文;;王阳明与书院关系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周翻翻;;浅析陈法与王阳明的思想正视贵阳“三创一办”[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乐昌;;王阳明的讲学生涯和社会教化使命[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翻翻;;浅析平坝第一进士陈法与王阳明的思想文化渊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永新;;王阳明的社会教化思想与活动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余怀彦;;谁敲响了北约的丧钟?——王阳明、孔子、耶稣还是《可兰经》[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忠平;王阳明的传奇人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2 北京林业大学 王传书;全球视角下的王阳明[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解玺璋;再谈王阳明为何畅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4 李欢 北京博闻春秋图书有限责任公司特约编辑;12王阳明为什么这样火?[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5 何郁;在修文“邂逅”王阳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诸焕灿;略论王阳明的工商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7 刘少雄;上杭兴起“王阳明与上杭”学术研究热[N];闽西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蒋凤;“象祠与王阳明”高级学术论坛在黔西举行[N];毕节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发扬;电视连续剧《王阳明》创作签约仪式举行[N];贵州日报;2010年

10 厦门大学哲学系 乐爱国;王阳明:论自然知识[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洪卫;论王阳明的身心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林丹;王阳明哲学的现象学解读[D];北京大学;2005年

3 赵旗;心学与禅学[D];西北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王阳明“本体——工夫”论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颖;王阳明《大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邱双成;王阳明“良知”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雪英;认识论视域中的王阳明哲学[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申淑华;王阳明《大学问》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张建华;王阳明良知学说阐释[D];吉林大学;2006年

7 郑贺;王阳明心性论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连祥;王阳明与康德的道德主体性思想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范津华;王阳明“良知”伦理意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立京;简论王阳明的心性论[D];河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14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14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6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