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慈寺的社会功能论中国寺院的“人间气息”——兼论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进程
发布时间:2017-12-21 06:24
本文关键词:从大慈寺的社会功能论中国寺院的“人间气息”——兼论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进程 出处:《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成都大圣慈寺,以其数以万计的壁画而闻名,除了作为僧俗佛教信仰的中心,同时还是成都士庶文化、经济、游闲生活的中心,发挥着一系列的社会功能,此可视作唐宋后都市寺院的普遍现象。与中国社会良性互动而造就的人间气息为佛教深入民族文化内核裹好了糖衣,由此观之,宗派义理的繁荣不能全然代表佛教中国化的成功。一部佛教史,不仅是一部宗教史,也是文化史、民俗史、艺术史的综合。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分类号】:B947
【正文快照】: 若以系统论观之,宗教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本身并不能 国宗教的性格定下了基调。独然自立,需要与社会其他子系统进行着种种社会交换。而 _交换越广泛、越深人,则相互联系越紧密、越相互塑造,并为 、:进一步共荣共生奠定基础。唐宋时期,寺院因其开放性,在客 成都大慈寺,古称大圣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志翘;;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郑韬;;中唐文人士大夫对洪州宗的接受——以白居易、权德舆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阚绪良;;“履帝武敏歆”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张连伟;;古代寒号虫考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5 彭志敏;;关羽崇拜起源地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6 邵颖涛;;论唐小说集的成书特征[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7 姬秀丽;;从《全唐诗》看唐代诗人的泰山信仰[J];沧桑;2010年06期
8 张志磊;;浅议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的多样性[J];沧桑;2010年08期
9 罗煦;;道家思想对李清照词的影响[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刘红丽;;《酉阳杂俎》名词同义词研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建民;;我国民间节庆吉祥食品的符号功能与商品学意义[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
本文编号:1315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15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