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与傣族民间信仰的依存——孟定傣族“摆维桑”仪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传佛教与傣族民间信仰的依存——孟定傣族“摆维桑”仪式研究 出处:《宗教学研究》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摆维桑"是耿马孟定地区傣族社会以村寨为单位举办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仪式。该仪式不仅是孟定地区傣族人获得佛教功德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傣族怀念祖先和祭拜寨神的仪式依托。"摆维桑"是南传佛教与傣族民间信仰依存的仪式性体现。本文通过再现"摆维桑"的仪式场景,分析仪式过程中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民间信仰的融合揭示了二者在傣族地区的共存模式及其对傣族社会文化的意义。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高地建设规划项目”子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做摆”是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民众供佛的重要仪式,这一仪式也被傣族人认为是将来通往佛国天堂的准备。自人类学家田汝康在20世纪40年代发表《芒市边民的摆》以来(1),“摆”的研究成为一些学者研究傣族社会的切入点。如褚建芳认为“摆”是人与神之间互惠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哲一;我国南传佛教首次举行升僧阶仪式[J];中国宗教;2004年02期
2 郑筱筠;;试论中国南传佛教的宗教管理模式[J];中国宗教;2011年01期
3 薛克翘;;读《南传佛教史简编》[J];南亚研究;1992年01期
4 楼庆西;云南·南传佛教建筑剪影[J];佛教文化;1994年06期
5 田玉玲;;中国南传佛教艺术研究现状综述[J];西南学刊;2013年01期
6 正道;南传佛教中的妇女解放运动[J];佛教文化;2004年01期
7 伍琼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石——中国南传佛教壁画在民族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战线;2007年06期
8 吴圣杨;;泰国南传佛教的早期传播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8年03期
9 郑筱筠;;凡尘使命——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宗教;2009年06期
10 熊胜祥;傅志上;孙云霞;;浅谈南传佛教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以勐海县和尚生现象为例[J];中国宗教;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筱筠;;内敛与外显: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中国南传佛教[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晓芬;如何破解南传佛教“有寺无僧”、“缅僧入境”困局[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加大对南传佛教僧人的培训力度[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林;加大对南传佛教僧人的培训力度[N];西部时报;2004年
4 宋立道;南传佛教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梁晓芬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N];中国民族报;2013年
6 杨秀蓉;南传佛教在云南的传播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4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郑筱筠;东南亚宗教对我国对外发展战略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周芳;刀述仁:人生大愿是建立南传佛教佛学院[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谢颖;一叶一世界[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王爱国;多元融合的云南宗教文化·佛教[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释永仁(Rev, Kanattegoda Saddharatana Thero);佛陀的教学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玉婷;西双版纳南传佛教教育与“康朗”的社会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2 王登云;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美育功能[D];云南大学;2012年
3 何娟;不同宗教信仰视野下的傣族生活习俗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2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2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