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
王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发展很快,大学生中也出现了宗教信徒。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研究大学生的信教问题。学者们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开展了实证调查,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本文将近年来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进一步推进对此问题的研究。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1. 宗教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途径
宗教影响大学生的途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据调查,通过“选修相关课程、阅读相关宗教书籍”受到宗教影响的占41%,“通过网络和收听境外福音广播电台”的占23%,“通过与教会以及教职人员的接触”的占20%,通过“私人聚会散发的小册子、传单”的占16%大学生中听过宗教宣传的人数和次数也在逐渐增加。在被调查者中,经常听到有人向他们宣传宗教的占7.23%、偶尔听到的占70.43%、从未听到占22.34%,听到过传教的比例就高达77.66%。经常收到宗教宣传品的占2.26%、偶尔收到的占25.52% ,两项合计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27.78%。所以,在目前的大学校园中,应当可以时不时地接触到宗教。
2. 大学生对宗教兴趣较浓,但对宗教的了解和认识都不够全面深入
3. 大学生对宗教的宽容度较高
据调查,大学生中认为信仰宗教利大于弊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8%;认为无弊无利的占25%;认为弊大于利的仅占13.5%。认为国家对宗教信仰应采取任其发展的态度者占总调查学生数的45%;认为国家对宗教信仰应采取支持者态度占21%。而对身边宗教信仰者,表示“基本理解”的占67.6% 、“非常理解”的占13.1%、“不理解”的占15 %、持“鄙视态度”的占3.5%。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肯定了宗教的社会功能,对宗教信仰持一种宽容支持的态度。
4. 大学生信教的情况
关于信教大学生的人数比例,全国各地的调查数据由于调查范围、调查地区、经济以及生源的不同而各有不同。从目前可查到的样本数超过1000 的四份调查统计数据来看,信教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有4.1%、11.14%、10%、17% 。综合各地资料,大学生信教的比例最高的在44%,最低的在3.5%。谈宗凡曾在2005年和2006年进行了两次调查,从相距一年多的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信教比例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3.7%,虽幅度不大,但值得我们注意。在对非信教同学今后选择宗教信仰的可能性调查中,12.6% 人表示“以后会信仰”,52.1%表示“说不清”, 35.3%的人坚定表示“不会信仰”,这说明很多大学生的信仰还是很不稳固的。
在宗教信仰的分布上,佛教和基督教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较大。许丽平等人的调查显示,信教大学生中,信仰佛教的占30%,信仰基督教的占5%,信仰道教占3%,信仰天主教的占1%,信仰伊斯兰教的0.4% 。赵宗宝等人的调查也发现,信仰佛教的占46.84%,信仰基督教的占17.3%,信仰天主教的占16.46%,信仰伊斯兰教的占10.76%,信仰其他的占8.64% 。要说明的是,虽然有些同学选择信仰佛教,但他们对佛教的教义并不十分清楚,平时也没有佛教的饮食习俗,更没有经常到寺庙去烧香拜佛。之所以选择信仰佛教,是因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同学们对佛教比较熟悉。相反,信仰基督教的同学虽然从比例上看没有佛教高,但参与基督教活动的人数却相对较多。
5. 迷信现象在大学生中依然有较大的影响
据调查,在有神论与无神论的问题上,选择“无神论”的仅占41.3%;选择“时而是无神论时而是有神论”的占27.5%;选择“说不清”的占19.7%;选择“不是无神论”的占9.6%。而且,有45.1%的大学生认为算命先生很准;有63.1%的人对命运时信时不信;曾经有过礼佛史的也占52.8%。邓国峰等的调查也显示,大学生对“鬼神”、“灵魂”、“天堂”、“地狱”、“轮回转世”等这些迷信持肯定态度的占35.5%、持半信半疑态度的占56%;有42%的大学生算过命;认为看手相、面相有道理的占47%;认为求签很灵或有时灵有时不灵的占65%。这些都说明,一些大学生虽然现在尚未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但在某一方面是迷信的。当迷信达到一定程度时,或者环境影响变化时,他们就有可能选择某种宗教作为自己的信仰。
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
1. 社会环境因素
任何宗教本质上都是支配人间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或自然异己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主要根源。所以,宗教问题首先是个社会性的问题。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嬗变和碰撞,竞争带来的风险、贫富差距的存在、地区不平衡的加剧等导致相当多的人心理阵痛和失衡。加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社会上出现了信教热的现象,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自然也受到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据调查,家庭在学生信仰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傅志刚的调查显示有56.8%的大学生信教是受家庭的影响。黄雄英等人调查65名信教大学生中有40人是因熟人、家庭成员影响而信教的,占了信教总人数的61.5%。由于家庭祖辈或父母笃信某种宗教,大学生从小受其熏陶而信了教。家庭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是深远的,有的是很难通过后天的教育改变的。
2. 宗教因素
宗教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日益世俗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适应性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宗教不再具有政治色彩,而主要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向个人提供属于个人生存之意义的选择。由于现代生活的单向化、非情感化、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乏的反差和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孤独感和冷漠感,使得宗教的宗教价值更加得到强化和为人所需。第二,宗教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能引发大学生的兴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人生、世界、自然有独特的诠释,这对喜欢追求理性知识的大学生颇有吸引力。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劝善行善,利己利人,这对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为需要的。第三,宗教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和意义,任何一种宗教都涉及人的生老病死,都为人构建了一个永恒的“生”的“事实”,这对人类有着永恒的吸引力。
3. 大学生自身因素
宗教信仰都是人们现实需要的反映。好奇是年轻人的天性,也是大学生最初接触宗教的心理特点。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生主要以学习考试为主,多年以来单纯接受统一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这样的传统教育使得学生对宗教信仰都有一种心理定势,愚昧落后、精神鸦片等词汇充斥头脑。进入大学以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思想言论。当接触到宗教时,极易产生猎奇心理,激发他们对宗教的好奇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宗教思想、参加信徒的聚会活动。同时,步入大学,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和环境,远离父母、接触了来自各地的同学。激烈的竞争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冲突的思想理念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更加矛盾、孤单甚至空虚,希望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慰藉,或渴望着一个能够真正被接纳的团体。宗教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需要。在宗教活动中大学生们更多地感受到了拥有归属感而带来的温暖。
4. 学校因素
多年来,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一直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正面单向灌输为主的方式上,说教意味重,形式古板单调,内容脱离实际,使部分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失去信心,转而追求宗教,认为宗教信仰更为简单、纯粹、真实。由于学校没有对学生实施一贯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系统教育,所以,很多大学生宗教知识匮乏,不能全面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对我国的宗教政策也不了解,对宗教认识存在片面性。宗教大多教人弃恶从善,这在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很多大学生据此就认为,宗教道德的约束力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面对当前社会上道德缺失的现象,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宗教的救世作用上,误认为社会上的人包括自己在内都应以宗教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对策研究
1. 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针对大学生对宗教有兴趣但又缺乏了解的状况,要做好正面引导工作,导胜于堵。我们要大力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同时,要普及宗教文化知识,从而满足了大学生对宗教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去除大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摆脱盲目性,使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更全面深入、更理性,使他们在面临周围现实的宗教现象时能冷静地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2. 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但是对科学精神的培育相对滞后。科学知识是驱除非理性信念的有力武器,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了解得越广泛深入,对外部力量的恐惧和由此产生的毫无根据的迷信就会越少。大学生不仅要有科学知识,而且要有科学精神。世界观上的神灵论必然导致人生观上的宿命论,从而认为人的一切皆命中注定,这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抵制有神论思想。
3. 加强大学生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加强各种大学生组织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所有大学生纳入相应的组织中,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激发他们对学业、事业的追求,使得他们的情感有所依托,生活学习有帮助,人际关系良好,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加入教会,寻求教会帮助的动机和需要。
4. 团结尊重信教学生,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物的管理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大学生又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所肩负的使命要求他们必须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必须认识到,大学生宗教徒的精神信仰也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而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只是信仰问题,并没有什么政治企图。所以,我们要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物的管理,一方面,要尊重和团结信教大学生,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
5. 开展切实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必须先弄清受教育者的需要水平,不然教育就会变成说教、就会落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从当前大学生信仰的现状来看,我们必须要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从大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增强针对性和说服力,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时,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生思想问题的产生多与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有关。我们一定要深入学生中去,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真心实意地为学生办实事,积极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校园。这样,学生在面临问题时才不会动辄去祈求神灵的帮助。
6.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有一部分同学会产生无力感、无望感、孤立感,对前途感到渺茫,很有可能因此产生心理问题或厌学厌世情绪。当一些宗教主动接近他们时,很可能就能捕获他们。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7. 加强宗教学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
宗教学在国外是一门比较发达的学科,在很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宗教学属于一级学科,各个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有宗教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现已发展出宗教神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现象学、宗教人类学和宗教历史学等多种学科,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和提高。我国的宗教学研究起步较晚,大致是“文革”以后才兴起的。高校应加强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较高的研究队伍,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和智力支持。
四、研究不足
以上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的概述,这是诸多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无疑为我们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大多采取问卷调查的实证方法,学者们一般都是在某一所高校或某个地区的某几所高校展开问卷调查,用数据来分析说明有关现象。但总体说来,这样的实证研究还不是严格社会学意义上以规范的经验研究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无论问卷的设计、样本的选取或是统计分析等都还停留于一般意义的调查范畴,存在一些任意性,缺乏学科的规范性。同时,如何把量化研究方法与质化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大学生信教群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其次,在研究内容上。学术界的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采取的主要是问卷抽样调查,数据所揭示的只能是大学生这个群体面上的有关宗教信仰的总体大致的情况,仅限于现状调查和简单的原因分析,而缺乏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比如,我们可以对大学生宗教信徒按他们的信仰进行分群,分别对大学生基督教群体、佛教群体、伊斯兰教群体等进行研究,以揭示不同的大学生宗教群体在信仰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和特征;或者我们也可以深入地研究大学生宗教皈依的具体的影响因素,揭示各种因素是怎么样并在何等程度上影响大学生选择宗教信仰的;或者我们可以从男女性别的角度对大学生信徒进行对比研究,诸此等等都是需要的。当然,在现实中寻找这些研究样本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只有在微观层面对大学生宗教信徒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使我们更多地理解并懂得这个群体,才能有效地对他们以及对整个大学生群体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更有意义。这样的研究现在已出现了一些,比如华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侯澧君的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基督徒宗教信仰的形成及宗教实践的特征》、苏杭的宗教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市大学生基督徒聚会点个案研究》、左鹏的论文《象牙塔中的基督徒》、李成和彭健欣的论文《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背后因素》、肖小霞和刘怡娃的论文《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动机和影响》等。这类研究成果虽不很多,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再次,在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的分析上。从总体上看,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虽然也不乏真知灼见,但很多分析都是泛泛而论,缺乏理论的深刻性。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学科的依归,所以就无法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来进行分析,同时也使得对某些问题的研究缺乏规范性。比如信教大学生的人数比例问题。由于各高校所处的地区不同、生源不同,在信教比例上当然是会有不同的。但在调查中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界定信教学生的问题。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在各地的调查统计中显然缺乏一个基本的标准。所以导致一些地方把对宗教有兴趣的同学也算入信教大学生之列,从而使信教大学生的统计数据与真实情况发生偏离,也使各地关于信教大学生的数据缺乏比较的基础。这个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研究者缺乏宗教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而造成。对何为信教者的问题,在宗教学的学术研究中也是有争论的,但总是有一个基本的规范的。大学生宗教信仰的问题涉及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学、青年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许多学科。我们要运用国内外宗教学、宗教心理学和宗教社会学的理论去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大学生的信教问题。这当然需要研究者具有相当的学术功力。应该说,这个课题才刚刚破题。前述的几篇学位论文就各自选取了一个研究视角,分别从教育学、宗教学、社会学的学科角度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进行了研究。
最后,在对策的分析上。综观学术界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探索高校应该如何采取措施、发挥作用上。这没错,这方面的工作当然是必须要做的。但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大学生信教的问题固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力有关,但是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国内社会问题的大量衍生、家庭同伴的影响等等这些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对策时,既要加强社会方面的对策研究,也应注重探索和研究高校加强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和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管理的一整套具体的机制和体制。
(原文出处:《中国青年研究》 2010.01.59~63;本文作者:杭州师范大学社科部副教授)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