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佛文体与佛教仪式——以像赞与疏文为例
本文关键词: 涉佛文体 像赞 疏文 仪式 出处:《浙江学刊》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所谓"涉佛文体",是指由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或为本土固有,后与佛教结合而产生新变的文体,如塔铭、寺庙碑记、释氏疏文、像赞、文人与僧人的来往书信、文人写给僧人的赠序、语录序等。"涉佛文体"常与一定的佛教仪式相关,本文以释氏像赞与塔铭为例,说明涉佛文体与佛教仪式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Abstract]:The so-called "Buddhist style" refer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or native inherent, and then combined with Buddhism to produce a new style of change, such as the inscription of the pagoda, monasteries, Shi Shu Shu, like praise. The exchange of letters between the literati and the monks, the preface given by the literati to the monks, the preface to the quotation and so on. The style of the Buddha involved is often related to certain Buddhist ritual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raise of the Shi's image and the inscription of the pagoda as an example.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Buddhist style and Buddhist ritual.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涉佛文体”,是指由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或为本土固有,后与佛教结合而产生新变的文体,如塔铭、寺庙碑记、释氏疏文、像赞、文人与僧人的来往书信、文人写给僧人的赠序、语录序等。①在以往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的探研中,研究者主要采用影响研究的方法,致力于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华平;;赞体的演变及其所受佛经影响探讨[J];文史哲;2008年04期
2 冯国栋;;钱谦益塔铭体论略[J];文学遗产;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松;;《草堂诗余》与明前中期词学演变——以陈铎、张}柕热宋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周振华;;《文心雕龙》和《文选》中“杂文”和“杂诗”的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范家全;吴晓萍;;两宋与辽金外交之比较——以盟约和国书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郭自虎;;以古赋为律赋——论元稹对律赋的革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方丽华;;宋代婚仪文书之文体形态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6 王晓妮;;庾信《拟连珠》初探[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王贺;;唐及唐前哀册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朱少山;;试论古诗中的六句律——兼谈李白的六句律创作[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谷曙光;一部久被忽略的文体学集大成之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钱志熙;;论蔡邕叙“汉乐四品”之第四品应为相和清商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邵炳军;梅军;;关于《〈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若干问题的思考[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周仕慧;;论乐府诗中的三言节奏与词[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振中;徐铉及其文学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毛德胜;苏洵古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化晓方;西汉散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柯镇昌;战国散文文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向冠男;《逸周书》文体特色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坛茹;魏裔介散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慧;汤显祖评《花间集》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波;接受视野中的黄庭坚词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司建平;南宋古文理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甘;苏轼记体文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静;何承天文学综论[D];河南大学;2011年
9 徐海晓;汉魏六朝赋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栾莉舒;苏轼论体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正光;;钱谦益奉佛之前后因缘及其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赵益;;《真诰》与唐诗[J];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02期
3 李山;《诗·大雅》若干诗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J];文学遗产;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丽娟;禅宗祖师像赞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69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46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