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灵魂观中的个体及社会关系
本文选题:涂尔干 切入点:灵魂观 出处:《深圳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对宗教的起源及本质进行了社会学阐释,从原始宗教出发,对泰勒与缪勒的相关观点进行了批判,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灵魂观,即“个体灵魂只是集体灵魂的一份”。涂尔干通过灵魂观建构出个体及社会的二重关系,他认为,社会即是宗教,个体灵魂与个体意识、集体灵魂与社会道德互相对应。因此个体就是社会,社会就是个体的,个体能在社会中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他试图通过灵魂观的二重建构来解决“失范”问题,然而他所持有的社会“集体表象”存在于个体之中却又超越了个体的学说让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张力问题愈加明显。尽管如此,涂尔干以灵魂观为切入点,对个体与社会进行二重构造的做法为社会理论开辟了一条新进路,对于个体与社会之间张力问题的解决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涂尔干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莫斯的《礼物》中得到了修正与完善。莫斯运用“礼物”流动过程中互相转化的“自由与义务”化约了存在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些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与校正了涂尔干的学说,即“集体无意识”学说。与涂尔干相反,勒庞认为个体受到群体的控制会变得盲目与冲动并失去自我意识,因此社会与个体的和谐共处是不可能的。要处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问题,不能突出个人主体性,也不能突出社会主体性。涂尔干、莫斯以及勒庞的学说表明:在社会活动中,个体与社会的效用都不可忽视。
[Abstract]:In the basic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Durkheim interprets the origin and essence of religion in sociology, criticizes Taylor and Mueller's viewpoints from primitive religion, and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 of soul. That is, "the individual soul is only a part of the collective soul". Durkheim constructs the d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through the soul view. He believes that society is religion, individual soul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The collective soul and social morality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individual is the society, the society is the individual, the individual can get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the society. However, the social "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he holds exists in the individual but transcends the individual doctrine, which makes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more obvious. Nevertheless, Durkheim takes the soul view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dual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 opens up a new way for social theory. The solution of tension problem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lso has important ideological value. The problem that Durkheim failed to solve was corrected and perfected in Moss' Gift. Moss used "gift" in the flow of each oth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freedom and obligation" about the existence of some tens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To some extent, it develops and corrects Durkheim's theory of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contrary to Durkheim, Le Pen believes that individuals under the control of groups become blind and impulsive and lose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Therefore, it is impossible for society and individual to coexist harmoniousl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between society and individual, we can not highlight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nor can we highlight social subjectivity. Durkheim, Moss and Le Pen's theory shows that in social activities, The utility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 should not be ignored.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9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芳琴;;涂尔干道德三要素的思想及其特点[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朱金春;王入仕;;资本主义文化的宗教形式——以涂尔干的宗教分析为框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赵丹;;涂尔干与杜威道德三要素之比较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魏文一;;涂尔干:和而不同[J];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10期
5 黄玉磊;;涂尔干的伦理学思想及对其道德三要素思想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6 阎莉;康中和;;涂尔干社会学宗教观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高旭平;涂尔干道德社会学思想简略评介[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胡水君;;社会理论中的惩罚:道德过程与权力技术[J];中国法学;2009年02期
9 李昱祺;;涂尔干社会学思想解读[J];群文天地;2012年07期
10 蔡丽萍;;布朗对涂尔干学术遗产的承继与发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张兆曙;;涂尔干的遗产和遗憾[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自强 渠敬东 姚福燕;涂尔干的现代性主题:道德个人主义与法团公共性[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李英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把科学理性主义拓展到人们的行为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胡炼刚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重访涂尔干的社会学认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龚丹韵;友善互动的环境,,是良药[N];解放日报;2014年
5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董凯;《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方旭东;双重荒诞[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田建明;涂尔干及其对社会学人类学的贡献[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渠敬东;如何阅读杜尔干[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9 邓晓芒;涂尔干宗教学方法论的误区[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秦晖;价值关怀与实证研究[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君;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迅;涂尔干社会理论的文化之维[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于鹏;涂尔干的社会观与现代个体的林中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4 田峗;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核心特质与借鉴价值[D];复旦大学;2014年
5 贺淑娜;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中的法律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6 王涣婷;社会转型视域下现代性道德的重构[D];复旦大学;2014年
7 蔡振东;涂尔干与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张贯磊;作为道德共同体的理想社会[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周莹;涂尔干宗教功能主义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10 柴洪源;涂尔干灵魂观中的个体及社会关系[D];深圳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584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8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