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新疆道教遗存——以三部外国游记为主要依据
本文选题:清末民初 切入点:外国人 出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道教诞生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传入新疆,逐渐为当地人民所接受,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清末民初,外国人以各种不同身份进入新疆游历或考察,并撰写了一些行程记录,同时附有照片,保留着众多关于新疆道教的记载。通过百年前进入新疆的马达汉、日野强、莫理循等人的笔记和日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和层面来还原清末民初新疆道教的发展及影响状况。
[Abstract]:After the birth of Taois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t was gradually accepted by the local people, leaving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relics.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reigners came to Xinjiang in various identities to travel or investigate, and wrote some travel records. At the same time, photos are attached, keeping numerous records of Taoism in Xinjiang. Through the notes and diaries of Madhahan, Nino, Morrison and others who entered Xinjiang a hundred years ago, We can restore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Xinjiang Taoism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rom another angle and level.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
【基金】:新疆大学世川良一优秀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民国时期新疆道教研究”(XJU-SYLLF1201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B9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轩;;俄属芬兰男爵曼纳海姆(马达汉)西域考察中的官员交往[J];西域研究;2008年02期
2 姜洪源;;莫理循1910年中国西北之行的老照片[J];中国档案;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惠;;宗教文化对维吾尔族人名、尊号的影响[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张畅;;浅析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的民族特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畅;;关于正确认识宗教在民族形成中作用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李文健;;清末民初的城市画报与社会改良——以天津《醒俗画报》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5 贾秀慧;;试析新疆民国时期疫病的流行与防治[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左红卫;;抗战时期电影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王胜;;对塔里木盆地佛教初传的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李付兵;;试论伊斯兰教在西域的勃兴及其兴起的文化本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贺萍;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流变述略[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穆特拜尔·库热西;;哈密地区伊吾县淖毛湖镇木卡姆班社现状调查[J];歌海;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袁益娟;;浅析维吾尔族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贺萍;西部大开发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廖冬梅;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6 张国云;维吾尔人宗教生活的人类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丁克家;当代甘宁青城市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9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陈文祥;新疆东乡族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楠;论在中国新疆及其周边国家打击“三股势力”的国际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2 潘晓;八墙子岩画的分类与分期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屈晓;基于数字技术条件下的东黑沟岩刻画图像复原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坤;东天山地区第二类早期游牧文化墓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艳方;敦煌早中期石窟建筑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D];兰州大学;2011年
6 司马义·热西提;维吾尔族乡村哲玛提功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达丽;新疆哈喇沙尔地区藏传佛教寺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阿依努尔·吾甫尔;新疆沙雅县城镇巴扎商业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赵军;西域社会变迁对维吾尔族消费习俗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刘向权;晚清至民国时期新疆汉族移民民间信仰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石窗;易学与道教文化的融通关系略论[J];哲学研究;1992年08期
2 范恩君;;为弘扬道教文化而努力——记开学典礼[J];中国道教;1993年03期
3 林拓;高屋建瓴 理扣玄关──评《易学与道教文化》[J];周易研究;1996年03期
4 赵克诚;;传历史之风韵 承文化之精髓 苍溪积极构建中国西武当山道教文化[J];四川统一战线;2008年03期
5 宫明礼;;威海市道协举办首届迎中秋道教文化演艺会[J];中国道教;2008年05期
6 ;丁高隽 修道,给你快乐[J];东方养生;2010年12期
7 钟来因;王羲之文学艺术创造力与道教文化之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8 黄信阳;访新加坡有感[J];中国道教;1993年01期
9 汤一介;道教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J];中国道教;2003年06期
10 陈全新;;道教文化中的类比思维[J];宗教学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刚;;二十一世纪道教文化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张应超;;新世纪中发扬光大道教文化的思考[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李晓燕;;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指挥表演“八卦鼓”舞[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4 马冬青;;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道教文化——在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词[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盖建民;;从道教生命哲学看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6 陈娟英;;道教文化与玉皇信仰[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7 李刚;;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8 胡孚琛;;道教内丹学的西传和科学解释[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蒋步荣;;武夷山道教文化[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孙文昌;田克勤;王平;;崂山道教文化与宗教旅游[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正飞 赵鹤茂;茅山道教文化广场落成开放[N];常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章彤 实习生 姜婉冰;民俗?迷信?我们为何难以辨别[N];江苏科技报;2010年
3 记者 吴丽;我市将举办两岸三地纪念吕祖诞辰道教文化周[N];运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赖晓莉 陈蕙茹;8月 蓉城论“道”[N];成都日报;2006年
5 孙崇然;大基山与道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毛公强邋宋娜;“崂山论道”将探究道教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黄冬 王渡生;道教文化在成都: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杨立志;武当山道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肖成菊;五雷山举办首届“道教文化节”[N];张家界日报;2007年
10 黎敏;登松峰山 悟道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明清道教与戏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刘延刚;陈撄宁与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D];四川大学;2005年
3 吕有云;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锐;道教宫观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霍克功;李西月内丹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姚文琦;民间信仰与社群关系[D];厦门大学;2007年
8 张晓瑞;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陈继扬;云南大理白族本主崇拜的教育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李昶;张宇初道教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少丹;基于地域性的道教文化风景区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许玉姣;楼观台道教文化展示区建筑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3 孙素涵;论八卦鼓舞的舞蹈文化艺术特征及其与道教文化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屈丙之;汉唐巴蜀道教文化地理学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艳艳;嵩山中岳庙古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6 刘忆;道教文化在楼观台度假山庄中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赵爱民;历史时期陇东地区道教文化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香凤;龙虎山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范琳琳;陇东道情考察研究及其价值探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10 昌庆志;论道教文化对李贺诗歌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93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9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