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清初“僧而遗民”的基本类型

发布时间:2018-03-11 12:34

  本文选题:清初 切入点:僧而遗民 出处:《文艺评论》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遗民僧"堪称中国文化史上最为特异的群体之一。他们兼有"遗民"与"僧人"双重身份。"遗民"意味着不仕贰朝,坚守儒家伦理规范;"僧人"则必须有信佛出世的行为:这是自相矛盾的。然而,在明清易代之际,数以百计的有识之士却选择了寄身于此种矛盾共存体,这
[Abstract]:"Monk of the bereaved" is one of the most special group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They have the dual identity of "bereavement" and "monk". Adhere to the Confucian ethical norms; "monks" must have the behavior of the birth of Buddhism: this is self-contradictory. Howev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ndreds of people of insight chose to place themselves in such contradictory coexistence, thi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晚明清初禅宗与诗歌研究》(编号:11YJCZH089)课题成果之一
【分类号】:B949;K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轶峰;;明代僧道度牒制度的变迁[J];古代文明;2008年02期

2 何孝荣;论明代的度僧[J];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01期

3 杨权;;岭南明遗民僧函可“私携逆书”案述析[J];学术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贾甫;郭梅亮;;减税制度安排与明王朝的财政危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何孝荣;论明代中后期的鬻牒度僧[J];南开学报;2005年05期

3 何孝荣;;《明史·僧、道录司》辨误四则[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何孝荣;;论明宣宗崇奉密教[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7期

5 任晓兰;;论明代的僧人群体及其法律规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何孝荣;;明初善世院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贾永恒;;浅论明朝中后期度僧制度的转变[J];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冬梅;明代世情小说中的僧尼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龚瑞怡;《聊斋志异》与士人社会交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聂福荣;万历朝慈圣李太后崇佛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孔楠;明代僧人群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美娜;函可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孙一超;《太史升庵文集》与佛教[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孝荣;论明代中后期的鬻牒度僧[J];南开学报;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1598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98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e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