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略论唯识学的理论结构与诠释方法——以古今唯识学差异性为主线考量

发布时间:2018-03-12 13:06

  本文选题:唯识学 切入点:理论结构 出处:《法音》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切诉诸名言皆是"概念性"系统,佛教唯识学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概念性系统的唯识学,它的理论结构与诠释方法是为它的目的服务的。概念性系统是它的目的表达式,唯识学的"概念性"也就是它的"理论结构"与"诠释方法"。唯识学的"理论结
[Abstract]:All aphorisms are "conceptual" systems, and Buddhist idealism is no exception. As a conceptual system of rationalism, its theoretical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serve its purpose. Conceptual systems are its expression of purpose. "Conceptual" is its "theoretical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杭州佛学院;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光;唯识学“四缘”义略疏[J];法音;2002年01期

2 胡晓光;;略论“识”与“智”的区别——唯识学与世间哲学的本质不同性之通考[J];法音;2010年12期

3 周贵华;;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J];法音;2005年12期

4 胡晓光;阿赖耶识刍议[J];法音;1999年03期

5 黄夏年;王恩洋先生的唯识学著作[J];佛学研究;1999年00期

6 陶莉萍;;惟贤长老与许嘉璐先生畅谈唯识学的重要性[J];佛教文化;2010年03期

7 胡晓光;略论唯识无境[J];法音;1994年10期

8 贾题韬;;论开悟 第六讲 唯识学的开悟(中)[J];法音;1989年08期

9 袁宏禹;;王恩洋唯识学思想的特色及其时代意义[J];五台山研究;2009年02期

10 胡晓光;;从唯识学角度看世间“知识”与“逻辑”的本质规定性——瑜伽行派的超越实践基础之考量[J];法音;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广,

本文编号:1601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01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