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僧到大师:憨山德清的崂山生涯
本文选题:憨山德清 切入点:晚明佛教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摘要】:憨山德清是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德清何时成为佛教大师?有何佛学思想和实践?万历前期,他住锡崂山十二年,完成个人佛学证悟,禅教兼通,尤致意于华严;提倡禅教一致,强调净土念佛,鼓吹三教合一等,佛学思想基本形成,引领中国佛教的前行方向;复兴崂山、北京等地佛教,崂山佛教兴起,成为"东海洋洋佛国";为王臣士庶等信向,明神宗之母李太后成为其俗家弟子,在当时社会有很大影响,从一名高僧成长为晚明佛教大师。
[Abstract]:Han Shan Deqing, one of the four masters of Buddhism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When did Deqing become a master of Buddhism? Do you have any Buddhist thoughts and practices? In the early days of Wanli, he lived in SiLaoshan for 12 years, and completed his personal Buddhist enlightenment, Zen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Yu Huayen; advocating the unity of Zen and Buddhism, emphasizing the pure land of chanting Buddhas, advoc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religions, and so on, and so on, so that Buddhist thoughts were basically formed. Leading the way forward in Chinese Buddhism; reviving Buddhism in Laoshan, Beijing and other places, the rise of Laoshan Buddhism, and becoming a "foreign Buddha country in the East China Sea"; for Wang's subjects and other believers, Queen Mother Li, the mother of the Ming Shenzong, became her disciple of folklore,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society at that time. From a senior monk to a late Ming Buddhist master.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明代北京佛教研究”(08JA730005)
【分类号】:B94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怀荣;崂山道教及其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地位[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2 何孝荣;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3 韩秉方;罗教及其社会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1期
4 潘桂明;晚明“四大高僧”的佛学思想[J];五台山研究;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显昭;;巴蜀佛教的传播、发展及其动因试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翟勇;;明嘉、隆时期佛道思想的日常化——以松江士人何良俊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赵雪芹;;青岛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初探[J];传承;2011年09期
4 卢长怀;;浅谈徐霞客游记中的文化因素[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期
5 张荣明;;从南无教看秘密宗教信仰的特点[J];管子学刊;2008年01期
6 李为香;;“三教融合”质疑[J];古代文明;2013年04期
7 刘正刚;;屈大均的女性观:基于其家庭生活考察[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8 王悦;;崂山太清宫早课音乐考察[J];歌海;2014年03期
9 赵强;王确;;“大礼议”与明代后期士人心态蜕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郑礼炬;;黄道周逸诗文辑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利安·沃德;朱丽;;佛教名山与儒家游者——徐霞客的鸡足山之行[A];徐霞客研究(第16辑)[C];2008年
2 龚巨平;沈利华;;明司礼监太监郑强墓志铭考述[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云娣;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张磊;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吕玉霞;魏晋时期儒佛道思想互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佳;论明代的君臣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卢长怀;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龚晓康;匛益智旭净土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永刚;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峰;紫柏大师与万历社会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高玉玲;滨海型城市旅游业之演进[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朱力;崇实厚生·回归自我[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燕飞;抗战时期的南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丽霞;社会转型期农村社区佛教复兴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振华;南明弘光政权党争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赵国鑫;《五部六册》的宗教思想及其历史影响[D];山西大学;2011年
5 郭建云;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秦盼盼;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7 张晓东;民国河南红枪会研究(1916-1928)[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立辉;沈一贯与浙党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谢昆芩;《绿野仙踪》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立娟;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宗教信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皮朝纲;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刘海涛;;憨山德清注《庄》fB间相关问题再论——兼与王红蕾博士商榷[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夏清瑕;憨山德清的净土思想[J];五台山研究;1999年03期
4 王红蕾;;憨山德清注《庄》动机与年代考[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5 孙宇男;;憨山德清:圆融化一的佛道观[J];中国宗教;2012年09期
6 王双林;;明末三教融合思潮之原因再剖析——以憨山德清注解三教经典为例[J];理论界;2014年02期
7 李霞;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论[J];安徽史学;2001年01期
8 王红蕾;;缘起与本根:佛教与道教宇宙观的冲突与调和——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齐物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7年04期
9 景扶明;景安颂;;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J];五台山研究;2011年03期
10 韩焕忠;;高僧能解南华意——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J];五台山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莹;憨山德清三教会通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陆希;德清与岭南禅学[D];广州大学;2013年
2 朱继臣;憨山德清以“宗”解“教”的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3 郭建云;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冯刘飞;憨山德清三教关系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60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6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