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崂山道观经济探研
本文选题:崂山 切入点:道观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摘要】:道观经济是道教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古代崂山道观经济主要得益于统治者赏赐与官僚士绅及民众的捐建,此外,道士的自愿捐献也是崂山道观经济的重要来源。太清宫将土地、山林等出租给佃农,收取实物地租与劳役地租。太清宫对旃斋、待遇、用度等物质消费特别强调公平与无私。在政权力量的干预下,围绕太清宫的土地、庙林、山场、矿产等的财产纠纷得到了一定遏制。
[Abstract]:Taoist economy i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aoist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The ancient Laoshan Taoist economy mainly benefited from the ruler's reward, the bureaucrat gentry and the people's donation, in addition, the Taoist voluntary donation was also an important source of Laoshan Taoist economy.The Taiqing Palace leased land, forest and other land to tenants, collecting real land rent and servile land rent.The Taiqing Palace emphasized fairness and selflessness in material consumption such as Zhan, treatment and consumption.Unde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regime, the property disputes over the Taiqing Palace, such as land, temple, forest, mountain and mineral resources, were restrained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岛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环渤海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12BSH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B9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罗莉;;宗教与经济的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颖卮;;古代崂山道士的社交生活[J];东方论坛;2010年06期
2 徐兴永,石学法,于洪军,李萍;崂山顶、涧、沟、坡、麓、滩、岬一带巨砾成因研究[J];海洋科学;2004年06期
3 刘小雄;;宗教信仰的社会代价——以甘肃甘南和临夏两州为例[J];科学与无神论;2011年02期
4 任颖卮;;民国时期崂山道教的衰微[J];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05期
5 张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宗教文化建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刘怀荣;宋亚莉;;二十世纪以来崂山道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苑秀丽;温爱连;;黄宗昌《崂山志》版本、续书及研究述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任颖卮;;崂山道士的饮食文化[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林先建;;青岛崂山道教民间信仰状况探析——以太清宫周边地区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赵忠煜;;蒲松龄的崂山诗解[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晨;崂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董晓迎;现代都市佛教入世模式及其面对的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刘丹玲;近代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实业传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迎辉;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原因探析[D];中北大学;2012年
5 曹爽;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基督教境外传教历史条件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振禹;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玉霞;崂山道教的历史地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徐龙飞;青岛近郊渔村社会变迁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温爱连;黄宗昌、周至元《崂山志》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10 王晓燕;崂山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先建;;青岛崂山道教民间信仰状况探析——以太清宫周边地区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任颖卮;;民国时期崂山道教的衰微[J];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05期
3 王诵亭;崂山为什么成为道教文化山[J];管子学刊;1999年01期
4 刘清章;开掘传统精髓 展现时代风范 记崂山太清宫住持——刘怀元道长[J];中国道教;2003年04期
5 刘清章;崂山明霞洞和它的传说[J];中国道教;2004年06期
6 常大群;;至今绝壁幽岩下 尚有群仙听海潮——崂山全真道胜迹[J];中国宗教;2005年12期
7 孙华民;匡常修道长献出健身秘方[J];中国道教;1988年03期
8 刘春勃;崂山太清宫举行神像开光典礼[J];中国道教;1990年03期
9 陈振涛;崂山道教音乐考查记[J];中国道教;1991年04期
10 王洞真,李瘦卿;丘处机及其咏崂山诗词[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一德;;扬长避短 以道为本[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何春生;;21世纪中国道教如何发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张应超;;积极引导道教更好地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4 黄烈;;南北朝时期道教西传高昌试探[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5 陈光照;;崂山道家文化初探[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6 陈娟英;;道教文化与玉皇信仰[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7 张亚群;;略论民间玉皇信仰与道教之关系[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8 粘良图;;泉州民间玉皇信仰文化调查[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9 萧霁虹;;倾听自然:云南道教成因的另类解读[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10 奈良行博;潘宏立;;道教在日本[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亚群;崂山道乐溯源[N];中国档案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易可可;问道蟆颐:何出仙观?[N];眉山日报;2010年
3 王清华 王丹薇;明万历年间崂山太清宫庙产之争[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记者 邱宝晖 通讯员 杨心亮 何东方;千年朝元观修好了[N];厦门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锦华;明清道观纯阳宫[N];大同日报;2010年
6 沈瑜;千年清道观焕发生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吴艳;生态道观——道教界的环保新动向[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崂山论道”,论传承与发展之道[N];青岛日报;2008年
9 记者 吴艳 通讯员 刘惠;道教生态观进入全球生态保护体系视野[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实习生 马丽 雷晓丽;众说纷纭“头炷香”[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保春;龙虎山天师府建筑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陈连波;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春;唐代道教管理制度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2 王磊;关中地区道教遗存建筑的历史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葛野;兰州白云观道教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曹志杰;北朝时期楼观道派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马琨;隋唐道教自然观与传统医学理论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6 屈丙之;汉唐巴蜀道教文化地理学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燕玲;明清时期汾渭平原的道教[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明娟;20世纪上半叶浙江道教史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贾晓龙;明清时期兴隆山道教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严利洁;武当山道教宫观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29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72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