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本文选题:关公信仰 + 关公传说 ; 参考:《民俗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20世纪有关关公信仰问题的研究代表了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取向,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关公信仰生成、演化、传播、影响、功能等问题的探讨。进入21世纪,关公信仰问题研究进入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时期。本文通过对不同学科研究者及其作品背后暗含的问题意识的分析,对学术界关公信仰问题研究进行梳理和分类,从而揭示出关公信仰问题研究在观念、角度、方法上值得关注和可以进一步拓展的领域,为研究历史上广泛流布的、具有文化认同意义的神灵信仰现象提供一个可行的研究方法。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Guan Gong's belief in the 20th century represents th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folk belief research, which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evolution, dissemination, influence and function of Guan Gong's belief.In the 21st century, the study of Guan Gong's belief has entered the period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history, folklore, sociology, anthropology, religion and so 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behind the researcher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their works, this paper combs and classifies the research on Guan Gong's belief in academic circles, thus reveals that the research on Guan Gong's belief is in the concept and angle.The method is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can be further developed, which provides a feasible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of deity belief with cultural identity which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history.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041055-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李锡光;;关羽的神化琐议[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 马昌仪;“义种”关公──民众心目中的关羽[J];民间文化;2001年01期
4 乔新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闫爱萍;;关公信仰“在地化”研究——以关帝故里山西解州为中心考察[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张惠芝;关羽之忠义与儒家诚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黄旭涛;新时期关公信仰复兴的原因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宣朝庆;;关公信仰与商人精神——一种基于宗教社会学的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王齐洲;论关羽崇拜[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10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包诗卿;明代关羽信仰及其地域分布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晓波;;近十年来明清时期安多、康区藏族史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杨晖;;试论清初汉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处境——以“厵发令”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宋燕鹏;张素格;;石家庄市“城中村”村落文化调查研究之一——裕华区槐底村民间信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4 雷升录;;澄明精神处境的抒写——吴大康小说集《狗男人》的文化解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周治勇;;旅游开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化重构[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张雪;;女娲神话的产生及其成因[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刘旭;;《雷雨》的戏剧意象及其象征性[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胡义成;作为矛盾结构体的中国地域文化——破译中国地域文化的一种尝试性方法简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石明圆;“雷雨”意象的文化阐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麒;;民间水规的法文化解读——以明清山西河东地区水利碑刻为中心的讨论[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定贵;;从“言旨话”观屯堡人的历史记忆[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永光;张付华;王世忠;;黔西北苗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3 孙信茹;;传媒与民俗生活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4 王默涵;孟庆伟;;生存论视域下的技术存在论初探[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5 徐杰舜;;葫芦文化:中华民族凝聚的文化基因[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6 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元煦;;玉皇大帝的由来及其信俗发展的原因[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8 杨孝军;郝利荣;;汉代画像中“捞鼎”及其象征意义——兼论董仲舒天的哲学思想表现以及汉代民间生死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吕微;;前言:从“我们和他们”到“我与你”[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向云驹;;特殊的学科 特别的贡献——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管窥[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2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新艳;近代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对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借鉴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胡朋君;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8 蒋作文;湘西民俗体育渊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浩成;地域形象的载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吕琼艺;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3 赵世瑜;京畿文化:“大北京”建设的历史文化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钟敬文;编撰地方民俗志的意义——《绍兴百俗图赞》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5 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6 李靖莉,孙远方,宋平;黄河三角洲洪洞移民考[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费孝通;晋商的理财文化[J];读书;1995年05期
8 赵世瑜;我是什么人?我是哪里人?[J];读书;1999年07期
9 叶涛;移民·山东人·山东民俗[J];东岳论丛;1997年06期
10 魏隽如;明初山西移民保定的历史原因及其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玲妹;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公信仰”形成原因[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刘海燕;;关公信仰的地域特色与现代风貌[J];中国宗教;2010年07期
3 南舟;;海峡两岸的关公信仰[J];政协天地;2006年06期
4 孙频;任雷鸣;;关公信仰下的晋商群体[J];山西青年(新晋商);2008年10期
5 闫爱萍;;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关帝信仰——山西解州关帝庙庙会及关帝信仰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宣朝庆;;关公信仰与商人精神——一种基于宗教社会学的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7 闫爱萍;;关公信仰“在地化”研究——以关帝故里山西解州为中心考察[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郑镛;;论关公信仰与儒释道的关系[J];龙岩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道和;炎帝与关公的历时性传承[J];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03期
10 黄景春;;30年来财神信仰及其研究状况概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孟繁仁;;“关公精神”与现代社会[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秦宝琦;从“天盘三副”和关公信仰的演化看对民间信仰的引导[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金泽;民间信仰的性质及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义国;关公故里的关公信仰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连上;中国人心中关公人格特征及其信仰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子建;东北地区关帝信仰社会功能调查[D];延边大学;2011年
4 卫文辉;民间信仰的当代建构[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31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73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