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清水祖师信仰之祭祀礼仪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3 00:11

  本文选题:清水祖师 + 信仰 ; 参考:《华侨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清水祖师信仰是福建四大民间信仰之一,其传播的主要区域并不局限在福建地区,祖国大陆、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区都有清水祖师信仰的踪影,其分炉广泛、信众众多。 “神灵观”和祭祀仪式作为民间信仰研究的两大核心内容,其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神、上与下、官方与地方、控制与反控制等关系。本文在以实地考察为基础的前提下,,结合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对清水祖师这一闽南地区家喻户晓民间神yG的“神灵观”和祭祀仪式进行描述和分析,主要探讨了清水祖师信仰中以下几个问题:神yG“神灵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神yG、官方、士绅、信众的关系;祭祀仪式过程中闽南宗族制度下发展出来的祭祀轮值制度、“头人”的民间权威、“人神互惠”的特殊关系;庙际网络形成过程中祖庙与分庙的亲缘关系、分炉进香的功能和意义、统治秩序的象征。
[Abstract]:Qingshui belief is one of Fujian's four major regional folk belief, its spread is not limited in the area of Fujian, the mainland, there are traces of belief in Qingshui Taiwan area and Southeast Asia and other regions, the furnace widely, believers are numerous.
"The gods view" and ritual as the two core content of folk belief, it is a reflection of man and man, man and God, and under the official and local relations, control and anti control.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history, religion, anthropology theory of knowledge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Qingshui the Minnan folk God yG known to every family "divine view" and the ritual, mainly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yG God belief in Qingshui "gods" view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God yG, the official, gen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ievers; development of worship during the ceremony of the Minnan clan system sacrifices the rotating system of "the chief" civil authority,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God reciprocity"; Temple network 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le Templ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furnace pilgrimage, The symbol of the ruling order.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闽台祖师公信仰的历史嬗变[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2 宋晓飞;台湾民间神灵崇拜的福建地方渊源[J];统一论坛;2001年03期

3 林拓;“边缘—核心转换”:区域神明信仰策源地的形成及特征——以福建为例[J];宗教学研究;2005年03期

4 陈元煦 ,黄永治;闽台及东南亚之清水祖师信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韩雁;;大马“赌王”永别江湖[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40期

6 陈碧;;近30年来中国学界东南亚华人民间宗教研究与展望[J];世界民族;2010年03期

7 李天锡;福建民间信仰在东南亚的传播及其影响[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书讯[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04期

9 朱修林;“信”悟空立志访仙求道[J];现代养生;1994年11期

10 肖韵;空中寺与净土三祖师[J];沧桑;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玉水;;清水祖师信仰的发展与传台[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2 熊志强;;清水祖师信仰文化刍议[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3 陈国强;林瑞霞;;清水祖师信仰的由来及其在台湾的传播[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4 林国平;吕秋心;;清水祖师信仰初探[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5 吴乔生;;清水祖师信仰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6 詹冠群;;清水祖师信仰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影响[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7 曾阅;;清水祖师信仰的形成与发展谫议——兼谈清水祖师的宗教性质[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国宏;;清水祖师信仰的文化内涵及其启示[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9 林园;;清水祖师信仰盛传不衰的社会历史因素[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10 陈育伦;林拓;;从迎春绕境习俗看清水祖师信仰的历史文化意蕴[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慧京;清水祖师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2 张竹邦;腾冲会馆纳八方人才习百行技艺[N];云南日报;2003年

3 谢德炳;台胞热游清水祖师祖庙[N];福建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安东 杨发超;灵聚灵山 神韵天成[N];凉山日报(汉);2006年

5 记者 张志祥邋见习记者 周惠真;两岸信众共祭三平祖师公[N];闽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武磊 郭紫欣;窝阔台伊金斡尔朵搬迁祭祀仪式在达旗举行[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7 苑利;祭祀年俗全温习[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通讯员 朱海滨 记者 张仲明;祖师村农民怀揣身份证卖芋头[N];泰州日报;2010年

9 陈德进;安溪清水祖师赴台巡安载誉归来[N];福建日报;2011年

10 ;祖师庙村选举漏了多少个洞[N];山西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宁;太湖地区民间信仰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2 李瑾华;《诗经·周颂》考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泽祯;道次第蠡测[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朝霞;早期天台学对唯识古学的吸收与抉择[D];四川大学;2005年

5 范春媛;禅籍谚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孟凡玉;假面真情[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黄俊铨;禅宗典籍《五灯会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朱其;鲁迅艺术思想中的灵魂意识及其现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王爱平;宗教仪式与文化传承[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敬民;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松堡;清水祖师信仰之祭祀礼仪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2 罗臻辉;历史文化地理视野下的清水祖师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莫莉;靖西壮族仪式剪纸艺术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蒲燕妮;维吾尔族行业祖师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赵立芝;山西壶关二仙信仰祭祀仪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成名;陈汉军旗萨满祭祀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郑珊珊;村庙、祠堂与祭祀仪式[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陈慧;中国壮族与泰国泰族土地神祭祀仪式的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9 邱铁辉;福建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焦颖慧;自贡宗族祠堂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42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742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