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论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一带一路”中的贡献、地位及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15 02:28

  本文选题:黄河文明 + 伊斯兰文明 ; 参考:《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02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汇、交流、交融及在"丝绸之路"中的贡献,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及作用,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当代使命等三个方面的分析认为,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相互交汇、交流、融合,造就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当今,更要深入挖掘这两种文明的精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民心相通"找到契合点,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预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Abstract]: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exchange, integration and contribution in the "Silk Road" of the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the Islamic civilization,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the Islamic civilization in "Belt and Road"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mporary mission of the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the Islamic civiliz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holds that the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the Islamic civilization are intertwined, exchanged and merged, which has brought about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Nowadays, it is necessary to dig into the essence of these two civilizations in order to find a common point for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ong the route of "Belt and Road" to realize the "intercommunion of the people's hearts" so as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and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
【作者单位】: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125;G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作璋 ,王克奇;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J];文史哲;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永真;;论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一带一路”中的贡献、地位及作用[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02期

2 马永真;;论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一带一路”中的贡献、地位及作用[J];回族研究;2017年01期

3 陈立柱;;淮河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省[J];学术界;2016年09期

4 张晓纪;储庆;;一部推陈出新、雅俗共赏的文化史专著——评《楚文化概要》[J];荆楚学刊;2015年06期

5 张纯成;张蓓;;中华文明形成“一体”的生态环境原因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07期

6 吴朋飞;;“黄河学”学科构建刍议[J];天中学刊;2010年04期

7 朱向东;杜琳;;谈早期山西古建筑营造活动中土体材料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34期

8 景栶;;齐风鲁俗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朱士光;;古都旅游,开发不尽的宝藏[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陈国贲,钟宏志;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和融合[J];浙江学刊;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平;波斯伊斯兰文明对中国伊斯兰文明的贡献及其深远影响[J];回族研究;2004年03期

2 马明良;全球化背景下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哈里伦.拉合曼.汗,王根明;中阿伊斯兰文明的交往[J];回族研究;2005年04期

4 朱威烈;;伊斯兰文明与世界[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7期

5 马丽蓉;;清真寺与伊斯兰文明的构建、传播和发展[J];西亚非洲;2009年04期

6 荒已斐;;文化:“天佑美国”的虚伪[J];理论参考;2002年03期

7 林龙飞;;论黄河文明与河南黄河文明旅游带的构建[J];经济师;2008年09期

8 王子今;;黄河文明研究的新成果——评介《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丛书[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潘顺安;自然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关系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许韶立;;黄河文明兴衰启示录[J];环境;199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本刊编辑部;;征稿简则[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闵祥鹏 开封聚协昌科举书院文化博物馆副馆长 马屯富;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主体[N];河南日报;2014年

2 记者 刘超;以“黄河文明”带动“文化兰州”建设[N];兰州日报;2013年

3 记者 张微;“改革开放30年文化与发展”高层论坛在河南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记者张清俐;多学科研究深化黄河文明认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许顺湛;河洛文化与黄河文明[N];光明日报;2004年



本文编号:1752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752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b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