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
本文关键词: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
①历程及态势探析
陈永胜 梁恒豪 陆丽青
本文通过对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程的梳理,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当前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构成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与人格的关系、宗教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美国 宗教心理学 发展历程 研究态势
作者陈永胜,1952年生,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梁恒豪,1980年生,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陆丽青,1971年生,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一、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宗教心理学同宗教学和实验心理学一起产生于19世纪末。冯特被公认为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奠基人,但宗教心理学主要是美国文化的产物,因为它的另外几位开创者都是美国学者。
(一)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兴起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开创阶段。其开拓者主要是霍尔(G.S.Hall,1844-1924)、詹姆斯(W.James,1842-1910)和他们的学生。
霍尔与其学生斯塔伯克(E.D.Starbuck,1866-1947)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学”一词。斯塔伯克首次把问卷法用于宗教心理研究,并于1899年出版了《宗教心理学》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宗教皈依和青少年宗教心理发展的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开端。1904年,霍尔创办了《美国宗教心理学与教育》杂志,1911年改为《宗教心理学及人类学、社会学》杂志(1915年停刊),对推动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1917年出版的《耶稣:心理学眼光中的救世主》这部专著中,霍尔对基督教背景下的宗教心理现象从实证角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04BZJ003)的阶段性成果。
15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2006年第1期 讨。柳巴(J.H.Leuba,1868-1946)也是霍尔的学生,他热衷于宗教神秘体验的生理机制探讨,并利用自己担任美国心理学报编辑的条件,刊发了一批有影响的宗教心理学方面的文章,使人们对宗教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有了更多的了解。
詹姆斯对宗教经验的研究也是以基督教为背景。他把基督信徒的宗教经验划分为“健全的精神”与“病态的精神”两种基本类型,主张通过信件、日记、自传等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个体的宗教经验”(包括皈依经验和神秘经验)进行描述性分析。其著作《宗教经验之种种》于1902年出版后,在世界上引起很大反响,至今仍是美国宗教心理学领域的经典性文献。普拉特(J.B.Pratt,1875-1944)作为詹姆斯的学生,对宗教经验的情感成分高度重视。他在1920年出版的《宗教意识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宗教就其实质而言,与其说具有理性的本质,不如说更具有情感的本质。
20世纪20年代前,虽然还有学者对宗教心理现象进行过研究,但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还是以霍尔和詹姆斯为代表。胡德(R.W.Hood)据此评论说,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创立似乎是少数几位心理学家的兴趣所致。我们认为,胡德的评论过于表面化了,他没有看到美国宗教心理学创立的更深刻原因。正如斯塔伯克在《宗教心理学》一书导言中所说的:“科学已经征服无数个知识领域。现在,它正在跨入一个最为复杂而难于接近并在所有领域中最神圣的领域——宗教。”这恐怕是美国宗教心理学兴起的根本原因。
(二)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衰落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是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走向衰落的时期。衰落的基本标志是:这一时期几乎未公开发表有影响的宗教心理学研究成果,也没有召开宗教心理学的学术会议。
关于衰落的原因,存在几种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行为主义在美国盛行,拒绝对人的意识经验包括宗教经验进行研究,是美国宗教心理学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也有学者提出了“威胁论”的观点,认为对宗教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必然构成对宗教的威胁,因而遭到美国宗教界的抵制;还有学者把美国宗教心理学走向衰落的原因,归结为神学领域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
即使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衰落时期,仍有个别学者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例如,瑟斯顿和蔡夫(Thurstone & Chave)对宗教态度的测量,使美国宗教心理学的测量研究达到新的水平。此外在弗洛伊德(S.Freud)学说的影响下,一些教职人士开始把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到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中去,以至掀起所谓“牧师心理学”(pastoral psychology)运动。这也是使美国的宗教心理学在衰落期间得以幸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①①②③④ 参见R.W. Jr. Hood, American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the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000, 39(4), 第531-543页。
② 参见斯塔伯克《宗教心理学》,杨宜音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第2页。 ③ 参见布朗《宗教心理学》,金定元、王锡嘏译,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2年,第20-24页。 ④ 参见D.W. Wulff, Psychology of religion: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views, New York: 16
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
(三)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复兴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是美国的宗教心理学逐步走向复兴的时期。复兴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一批有影响的宗教心理学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宗教心理学研究得到美国权威心理学学术组织的认可;专业刊物的增加使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有了更广阔的平台。
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宗教心理学研究成果中,以奥尔波特(G.W.Allport,1897-1967)、弗洛姆(E.Fromm,1900-1980)、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成果影响最大。奥尔波特在《个人及其宗教:一种心理学的解释》(1950)一书中,把成年人的宗教人格区分为“不成熟”与“成熟”两种形式。具有不成熟宗教人格的人过分关注自己,喜欢批评他人,缺乏同情心,这种情况与儿童时期的宗教特征颇为相似;具有成熟宗教人格的人对自己要求很高,待人宽容,富于同情心。后来,奥尔波特以“外在的宗教取向”和“内在的宗教取向”取代了前述两个概念,并且和罗斯(Ross)一起研制出
《精神分析与宗教》“宗教虔诚定向量表”(1967),为测量宗教人格提供了工具。
(1950)体现了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姆对精神分析与宗教之间关系的看法。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把宗教理解为幼时经验的再现,是集体的神经官能症,,因而被信教者视为“宗教的敌人”;荣格(C.G.Jung)把宗教经验理解为 “对高于我们本身的力量的服从”,得到信教者的认同,被视为“宗教的朋友”;这种简单化的做法其实是有害的。无论我们是否信仰宗教,只要我们关注核心而不是表面形式,关注经验而不是语言,关注人而不是教会,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人性和博爱,从而对精神分析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1970),系人本主义与超个人作出恰当的判断。马斯洛的《宗教、信仰与高峰体验》
心理学对宗教问题给予世俗化解释的代表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斯洛把宗教体验区分为“个人的宗教体验”和“制度化的宗教体验”两种类型,认为“个人的宗教体验”是宗教体验的基本成分,“制度化的宗教体验”服从于“个人的宗教体验”;“个人的宗教体验”在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体现了人类对终极精神或真、善、美的追寻,因而从存在与价值的角度来看,人类在本性上是宗教的,建立一种非制度化的宗教也是可能的。
除了奥尔波特、弗洛姆、马斯洛等人的研究成果外,艾里克森(E.H.Erikson)、沃茨(A.Watts)、普拉瑟(P.Pruyser)、斯皮尔卡(B.Spilka)、巴特森(C.D.Batson)、斯佩里(R.Sperry)等人在宗教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推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复兴也起John Wiley & Sons,1991,第10-12页。
参见R. A. Emmons, & R. F. Paloutzian,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nual Reviews Psychology, 2003, 54(1), 第377-402页。
② 参见洛文塔尔《宗教心理学简论》,罗跃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4-149页。 ③ 参见弗洛姆《精神分析与宗教》,贾辉军译,转引自孙亦平主编《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33-444页。
④ 参见A.R.Fuller,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Eight points of view, 3rd ed,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94, 第115-136页。 ①①②③④
17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2006年第1期 到积极作用。
根据尼尔森(M.E.Nielsen)的推荐,1980年后在美国出版的宗教心理学专著和教材多达120余部。这一数据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至20世纪末,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出现初步繁荣的景象。
专业学术组织的建立为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复兴提供了可靠保障。1971年,美国天主教心理学会(简称ACPA)这个局限于单一宗教的学术组织被改组为“对宗教问题感兴趣的心理学家”(简称PIRI)联盟,使得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展。1976年,PIRI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简称APA)的一个分支机构,并在1993年更名为宗教心理学分会,即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6分会。现在这个组织约有2000名成员,大部分是临床或咨询心理学家。宗教心理学分会的建立,表明宗教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已经得到美国权威心理学学术组织的认可,这对于提高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他一些与宗教相关的学术组织,如宗教研究学会(简称RRA)、宗教科学研究会(简称SSSR)、超个人心理学会(简称ATP)等,对推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复兴做出了贡献。
专业刊物的增加对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复兴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的宗教心理学领域没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研究成果只能发表在与宗教心理学相关的宗教学杂志中。《宗教研究评论》(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和《宗教科学研究杂志》(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为其中两份重要刊物。这两份杂志从跨学科的视角研究宗教,刊登了一些与宗教心理学有关的高质量论文,为美国宗教心理学的重新振兴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后,先后有3份宗教心理学专业刊物问世。《心理学与神学杂志》(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心理学与基督教杂志》(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创办于1972年,
《国际宗教心理学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Christianity)创办于1981年,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创办于1990年。这几份杂志的问世,为美国宗教心理学成果的发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关于美国宗教心理学逐步走向复兴的原因,赫斯特(M.P.Hester)认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社会矛盾的增加(暴力、偏见、性别歧视等)是极为重要的原因,因为这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无不与宗教有关;胡德指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复兴反映了一些心理学家与其哲学渊源保持联系的一种努力。我们认为,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的意识经验包括宗教经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美国心理学特别是宗教心理学的影响,这些心理学发展中的内在因素不可低估。 ①
二、当前研究的基本维度与热点
(一)研究的基本维度 ① 参见M. E. Nielsen, Psychology of religion in the USA, 2000. http: // psy com/psyrelig/USA. html, 2004-12-06.
18
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
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系3个基本的研究维度。当前对宗教观念的探讨,主要是围绕精神性(spirituality)的含义及其与传统宗教信仰的关系展开学术上的争论。例如,库克(S.W.Cook)把精神性与宗教信仰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要求16名大学生对此进行区分。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75%的被调查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精神性“更多地与人的内在追求与个人信仰有关”,宗教信仰则“更多地与正规的、制度化的宗教要求相联系”。希尔等人(P.C.Hill)考察了近期的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既是宗教信徒,又是精神信徒,因此希尔等人得出结论说,精神性是对传统的宗教信仰概念在外延方面的扩展,而不是所谓“后现代”意义上的“取代”。我们认为,有关精神性与传统宗教信仰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宗教信仰世俗化引发的认知冲突在学术上的反应。随着西方社会宗教信仰世俗化进程的深入,这方面的争论显然还会继续下去。
在宗教体验方面,研究者更加关注宗教体验的跨文化研究,并且在尝试建构宗教体验的理论模型或新的理论思路。例如,尼尔森和史蒂文斯(Nielsen & Stevens)采用形容词评定法,对93位美国基督教信徒和62位马来群岛伊斯兰教信徒的宗教体验进行了跨文化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神经质水平低、一致性和责任感水平高是美国基督教信徒宗教体验的主要特征;情绪稳定、坦率外露是马来群岛伊斯兰教信徒宗教体验的主要特征。两组在宗教体验方面的相似性,说明不同背景的宗教体验并不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爱德华兹和洛伊斯(Edwards & Lowis)在巴特森、舍恩拉德和文蒂斯(Batson, Schoenrade, & Ventis)建构的宗教体验四阶段模型(怀疑现实——放弃自我——更新视角——获得新生)基础上,提出了宗教体验的三阶段模型(高度的超我意识——放弃自我——更新视角)。赖斯(S.Reiss)则提出了一种宗教体验理论建构的新思路,即从基本欲望入手探讨宗教体验的心理背景及机制。这种新思路显然值得我们重视。
对宗教行为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祈祷的年龄特征与类型、祈祷的神经生理机制、祈祷的社会心理效应等方面。例如,伍利和费尔普斯(Woolley & Phelps)对3-8岁儿童的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儿童的祈祷行为由天真型向世故型转变;贝斯勒①①②③④ ⑤⑥ 参见S.W. Cook ,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piritual people and religious people, Journal of Psychology & Theology, 2000, 28(2), 第125-138页。
② 参见P. C. Hill, K. II. Pargamet, R. W. Wood, et al., Conceptualizing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Points of commonality, points of departure,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2000, 30(1), 第51-57页。
③参见M. E. Nielsen, R. Stevens, Description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mong U.S.Christians and Malaysian Muslims,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1, 3(1), 第77-90页。
④ 参见A. C. Edwards, M. J. Lowis, The Batson-Schoenrade-Ventis model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2001, 11(4), 第215-234页。
⑤ 参见S. Reiss, The sixteen strivings for God, Journal of Religion & Science, 2004, 39(2), 第303-321页。
⑥ 参见J. D. Woolley, K. E. Phelp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eliefs about prayer,
19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教学研究、自然科学、农林牧渔、经管营销、计划方案、表格模板、初中教育、工程科技、医药卫生以及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8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7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