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清水江下游民间风水文化研究
本文选题:清水江下游 + 民间 ; 参考:《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年01期
【摘要】:清水江下游所见碑刻、契约文书、族谱等资料,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清民国时期该地区民间风水文化的基本形态与内涵。对"水口""后龙""龙脉""阴地"之风水严加看管,如有残缺及时修补,对损坏他人风水之行为者严加惩治。反映了人们对"风水"的认知与理解,并积极地运用到实践当中。
[Abstract]:The inscriptions, contract documents and genealogy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Qingshuijiang River reflect the basic form and connotation of the folk geomantic cultur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Qing Dynast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to different degrees. The geomantic water of "Shuikou", "Houlong", "dragon vein" and "yin land" shall be strictly guarded. If there are defects and timely repairs, those who damage others' feng shui shall be severely punished. It reflects people's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feng shui and applies it to practice.
【作者单位】: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300年清水江流域林业碑刻的生态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3BZS070) 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清水江下游民间风水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6JD138)
【分类号】:B9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德;;试论中华风水文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2 张爱国,马志正;从地理学的角度看风水文化中的合理内核[J];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3 马媛媛;对风水文化的再认识[J];楼市;2005年S1期
4 温文保;中国风水文化的传承和流变[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罗勇;;三僚与风水文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刘青;;浅谈中国风水文化的“环境”[J];参花(下);2013年12期
7 马媛媛;风水文化的来龙去脉[J];楼市;2005年07期
8 马媛媛;风水文化在布局规划中的应用[J];楼市;2005年10期
9 马媛媛;运用风水文化选址择地[J];楼市;2005年09期
10 马媛媛;风水文化的东传西渐[J];楼市;2005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鲁承发;;科学地研究与保护风水文化[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金敬;刘莉丹;史燕群;;试论风水文化对殡葬设施规划的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曾露;风水文化:继续沉沦还是断臂求生[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杜新宇;风水“申遗”或当缓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丹云;我国传统风水文化的生态思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顾文龙;当代风水文化变迁浅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3 马宁;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刘常秀;住宅建筑风水文化的生态学解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乔一真;风水申遗问题的论证与对策建议[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吴红娟;转型时期风水现象盛行的社会学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00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00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