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中的认识论思想探析
本文选题:古兰经 + 伊斯兰教 ; 参考:《中国穆斯林》2013年02期
【摘要】:正《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蕴含着丰富的认识论思想。透过《古兰经》的理论旨趣和哲学意向,其认识论以认识本体论、认识生成论、认识知识论以及认识价值论四个基本向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完整统一的认识过程,《古兰经》在认识论的发展上彰显和标示出了独特的理解方式和研究价值。因此,在现代视角下对其哲学思想的不断发掘和诠释,对现代哲学的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Abstract]:The Koran, as the fundamental classic of Islam, contains abundant epistemological thoughts.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purport and philosophical intention of the Koran, its epistemology is used to recognize ontology and generationalism. The four basic dimensions of cognitive knowledge theory and cognitive value theory constitute an organic whole and a complete and unified cognitive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oran reveals and indicates a unique understanding method and research valu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pistemology. Therefore, the unceasing explo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hi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from a modern perspective has important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世纪阿拉伯人学思想研究”(12BZX054)
【分类号】:B96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旦秀英;关于回族生态价值观的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2 绽小林;伊斯兰宪法学与宪章功能[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3 赵春肖;青海回族穆斯林斋月文化浅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4 马国栋;;慎终而追远——回族穆斯林“游坟”习俗文化浅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5 马旭东;论伊斯兰民商法与市场经济规则的交点[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张静;杨永燕;;伊斯兰教和谐伦理观初探[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何瑾;许锋华;;经堂教育课程设置的变革与发展[J];群文天地;2012年03期
8 张志湘;试论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5期
9 陈青;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健身模式主因素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刘中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民族主义的思想挑战[J];世界民族;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洁;;论伊斯兰教正义观[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李满顺;;浅谈伊斯兰教“六大信仰”[J];中国穆斯林;2006年01期
3 马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J];百科知识;2007年04期
4 郑国民;;谈谈拜后记念真主的问题[J];中国穆斯林;2008年05期
5 丁丽萍;;浅析“太思米”[J];中国穆斯林;2008年02期
6 张海香;;浅析《古兰经》的妇女观[J];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7 马强;;善待动物:伊斯兰的美德[J];中国穆斯林;2007年06期
8 黄承才;;《古兰经》简介[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1年05期
9 马小琴,喇秉德;振叶寻根 观澜索源──读《古兰经百问》有感[J];回族研究;1997年01期
10 林松;;天方经典译风盛 环顾全球版本多——中外《古兰经》翻译概况[J];阿拉伯世界研究;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友德;;《清真指南》与儒家伦理[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2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伍德勤;;伊斯兰教对旧中国穆斯林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沈玉水;;简述百崎回族的习俗[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5 马明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穆斯林民族现代化进程[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马志峰;丁俊;;伊斯兰教的代治理念与回族人的重商精神及其实践[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杨桂萍;;幽明与会归——回族学者马德新论伊斯兰教的复生及后世思想[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金贵;;汉文译著家对伊斯兰经济问题的阐述[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马志峰;丁俊;;伊斯兰教的代治理念与回族人的重商精神及其实践[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10 马惠兰;;穆斯林商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倩兰;《古兰经》审美[N];贵州民族报;2007年
2 王明权;宽容:伊斯兰教的教义精神[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宁夏大学回族文化研究所 高冬梅;伊斯兰教怎样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格林豪泰酒店董事长 徐曙光;要做“打气筒”不做“出气筒”[N];经理日报;2010年
5 马利强;伊斯兰教的“施济”精神[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宗奇俊;发挥伊斯兰教的积极因素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N];贵州民族报;2006年
7 祖海尔;伊斯兰教道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组;致力保护民族文化[N];人民日报;2008年
9 张云江;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及三大圣寺[N];中国民族报;2006年
10 文刀;伊斯兰教的新月标志与偶像禁止[N];中国民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刘玉钊;马注生平及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亚黑亚(Yahya Ould Mohamed Mahmoud);毛里塔尼亚与中国现代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祁学义;圣训及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张国云;维吾尔人宗教生活的人类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王正伟;伊斯兰经济制度论纲[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丁克家;当代甘宁青城市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的历史与当代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齐明敏;阿拉伯阿拔斯“苦行诗”及其与中国唐宋“出家诗”之比较[D];北京外国语学院;1993年
10 韩忡;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雅贤;论伊斯兰教妇女观对当代新疆穆斯林妇女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潘欣颂;伊斯兰教和谐思想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3 哈文玲;哈密市民主巷回族社区居民的宗教生活[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金虎;伊斯兰教保障弱势群体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5 白鹤;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基本教义主要异同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宋启元;汉族穆斯林群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杨梅;传统经堂教育中新兴“女学”的个案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8 董锦霞;东乡族女性宗教生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9 刘艳霞;伊斯兰教在蒙元时代的中国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平凡;宗教传承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10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1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