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融合之因缘”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本文选题:儒释道 + 北京师范大学 ; 参考:《中国道教》2013年06期
【摘要】:正由中国文化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儒释道融合之因缘"研讨会1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国家宗教局为本次研讨会的指导单位,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佛教协会为支持单位。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及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等出席开幕式。许嘉璐先生、蒋坚永副局长等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宗教界人士,北京部分高校师生、社会各界人
[Abstract]:The seminar on "the cause of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jointly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Culture and the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Religion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was held a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rom 9 to 10 November. The State Bureau of Religion is the guiding unit of the seminar, supported by the China Daoist Association and the Chinese Buddhist Association. Ninth, Vice Chairma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T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resident of the Institute of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Religion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Xu Jialu, Vice Director of the State Bureau of religious Affairs Jiang Jianyong, Vic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Taoist Association, Chinese Buddhist Association Vice President Xue Che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ident Dong Qi and others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Mr. Xu Jialu, Deputy Director Jiang Jianyong and others addressed the opening ceremony. Renowned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religious personag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some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and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分类号】:B958;B948;B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小文;任法融;传印;杜维明;;儒释道三家的当代对话——“中华之道儒释道巅峰论坛”纪实[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胡发贵;南京召开儒释道与民族精神研讨会[J];哲学动态;1993年02期
3 袁作兴;儒释道与真善美理想境界的追求[J];怀化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4 罗昆,李煌明;论儒家至乐与释老至乐的同异[J];思想战线;2005年06期
5 丁冠之;历史与哲学的交融——读《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J];孔子研究;2004年06期
6 张荣华;《论语别裁》对儒释道的剪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7 曹三尚;两汉儒释道关系之浅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陈建新;;儒释道与基督教天人关系思想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10期
9 王文钦;妈祖崇拜与儒释道的融合[J];孔子研究;1997年01期
10 宋永强;全国生命科学哲学研讨会概述[J];理论前沿;199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哲石;;社会和谐与人文关怀——“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综述[A];“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研讨会照片[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2004年学术前沿论坛哲学分会坛会议综述[A];2004年学术前沿论坛哲学分会坛论文集[C];2004年
4 刘翔;;哲学与和谐社会——200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专场综述[A];200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专场论文集[C];2005年
5 张占耕;;生产力科学的基本原理与“三个代表”的思想——市生产力学会召开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中国哲学精神及当代转型——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李里;;重阳思想与中国文化[A];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各专业委员会通讯录[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1986年
9 胡学习;;社会变革与哲学思维——“2007·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10 ;北京市哲学会“2005·学术前沿论坛”[A];200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专场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中国文化的“礼”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师哲文;关注重大现实问题 积极推进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郑丽虹 实习生 谭智锋;懂得道家就懂得中国文化大半[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林安梧;当代新儒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邸永君;儒释道相互关系之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常柯;在实践中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刘东超 (本报书评人);80年代:甘阳眼中的儒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邸永君;儒释道:共撑传统精神大厦[N];中国民族报;2003年
9 徐松兰;“儒学就是中国文化”[N];深圳商报;2004年
10 书评人 以礼;解析儒释道的基本人生观[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探索[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白雪晖;生存矛盾与非理性主义转向[D];吉林大学;2006年
3 魏彩霞;全球化时代中的儒学创新[D];浙江大学;2003年
4 周瑾;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李道湘;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D];南开大学;1994年
6 黄海啸;张君劢人生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THEO A. COPE;儒学中的“诚”及其在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中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红章;概念框架与思想解读[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朱晓东;实践价值论与价值哲学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放;薛侃思想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2 胡慧莲;太和世界的开显[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王成;梁漱溟“世界文化三路向”说的哲学困境与出路[D];广西大学;2007年
4 陈锦宣;生存论诠释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恩祥;论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勇强;康德的自由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荣花;死生一条[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春莉;庄子之“静”及与儒释之“静”的关联[D];辽宁大学;2012年
9 杨睿;理性的继承与智性的超越[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柳英英;花之安儒学观初探[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28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2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