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3年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
张雪
【摘要】: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正确处理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两国的发展,还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是一个宗教气息浓厚的国家,不论是要了解美国的内政还是外交都应该要研究美国的宗教。冷战之后的宗教在全球开始复兴,宗教对美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容忽视。宗教在美国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美国的民众都有宗教信仰,宗教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宗教对美国总统也有重大的影响,一些总统甚至是虔诚的宗教信徒。显而易见,美国的内政和外交都会印上深深的宗教印记。 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宗教来解读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并在进一步了解之后提出中国应对美国的措施。全文共有七个部分,包括美国对华政策背后的宗教观、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宗教组织及其活动以及冷战后历任总统在对华政策中与宗教事务有关的行为和言论等。本文得出结论,虽然美国追求的是国家利益,不会把宗教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但不可否认,美国一直没有放弃利用宗教来对付中国,因此,中国要警惕美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71.2;D82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征;利益集团政治与美国对华政策[J];当代亚太;2000年06期
2 王岽兴;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评析[J];东南亚研究;2005年05期
3 徐以骅;美国关于国民宗教的一场辩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4 江涛;浅析小布什政府的对华人权外交[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王生才;;论宗教问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J];国际论坛;2006年05期
6 王鸣鸣;美国政府外交决策中的宗教因素[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1期
7 徐以骅;;宗教在当前美国政治与外交中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8 刘骞;;基督教新右翼对美国政治决策的影响模式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涛;试析宗教文化对美国外交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10 徐以骅;;宗教与当前美国外交政策[J];和平与发展;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宗强;宗教与美国政治关系综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邹函奇;冷战后宗教与美国对华外交[D];复旦大学;2008年
3 覃胜勇;基督教右翼的崛起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谭华琼;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欧阳志兵;宗教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0年
3 王文圣;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两代总统对华政策及其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4 吕丽丽;美国外交语境中的宗教话语[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杨社论;冷战后美国对华接触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钟娟;关于宗教立法问题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周乾;罗斯福总统与美国二战期间对香港政策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方旭红;论“黄祸论”的形成根源及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姚运标;唐磊;;美国教科书中的宗教与科学之争——以斯科普斯案和《国防教育法》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廖小东;曹文波;;民族地区突发性群体事件与政府危机管理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杜娟;安全与发展的博弈[D];南开大学;2010年
8 叶凡美;“内部改进”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1801-1833)[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刁大明;美国联邦政府拨款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斛建军;农民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征;美国堕胎立法之历史沿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乃胜;美国宪法与美国宗教信仰自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董小川;上帝——体悟美国文化的钥匙[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5期
3 董小川;白丰绩;;“美国新基督教右翼”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研究——兼评国内学界同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王林霞;;美国对华接触战略与人权战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6期
5 袁征;利益集团政治与美国对华政策[J];当代亚太;2000年06期
6 李英;回眸美国冷战前后的人权外交[J];党政干部学刊;2000年09期
7 陈乔之;林奋之;;国内外学界对布什主义的研究情况综述[J];东南亚纵横;2008年06期
8 刘建飞;政治文化对21世纪中美关系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03年04期
9 王岽兴;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评析[J];东南亚研究;2005年05期
10 董国强;当代美国宗教现象[J];读书;200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宗强;宗教与美国政治关系综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张惠玲;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邹函奇;冷战后宗教与美国对华外交[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琴;试析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接触”政策[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欧阳志兵;宗教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0年
3 李喜和;论克林顿政府对华人权外交的演变及特点[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陈茂华;浅析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人权问题[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白丰绩;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爱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人权思想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瑞平;论克林顿政府对华“接触”政策[D];武汉大学;2005年
8 王兵;美国人权外交的发展演变及其实质[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6年
9 张翠;论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陈晖;国际人权规范对中国外交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飞;实用主义与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性[J];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02期
2 薛力;接触中有防范,但没有遏制——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再解读[J];太平洋学报;2004年09期
3 郑保国;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J];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10期
4 刘建飞;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08期
5 卞庆祖;从台湾问题看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J];和平与发展;2004年03期
6 舒迅;;苏格教授与他的专著《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J];统一论坛;1999年02期
7 徐康江;;试论1941—1945年美国对华政策及其演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04期
8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与邓小平”[J];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年03期
9 杨运忠;;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与特征[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04期
10 叶永东;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发展演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蕴山;侯衔正;;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2 杨婉蓉;;1947年魏德迈使华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3 汪小平;;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1950~1955)[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4 章百家;;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史研究述评(1937.7——1945.8)[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5 杨彪;;战后初期美国政府与军方在对华政策上的争论及其影响[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6 苗迎春;;美国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及中国应对[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章百家;;抗日战争结束前后中共对美政策的演变[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8 王立新;;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王晓玲;;2005年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金冲及;;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政局的重要动向——论1944年大后方的人心剧变和“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刚;[N];中华新闻报;2009年
2 韩刚;[N];华夏时报;2009年
3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曲星;[N];光明日报;2010年
4 陈晓晨;[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本报专稿 林寒;[N];世界报;2009年
6 勤耕;[N];酒泉日报;2005年
7 刘军玉 (石家庄陆军学院);[N];南方周末;2004年
8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韩钢;[N];北京日报;2009年
9 俞懿晗;[N];东方早报;2005年
10 马小军;[N];学习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刘子奎;遏制与孤立: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4年
3 姜安;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惠宇;1945-1949年美国的中国东北政策[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美国政策研究(1784-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卢祖送;九十年代美国对华政策辩论[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聪;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官进胜;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1945-195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静;冷战后美国思想库在影响对华决策中的角色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山丹;冷战后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云莉;冷战时期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王晓云;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与反应(1958—1963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茂华;浅析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人权问题[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董秀兰;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雪;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刘丽;论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中国大国地位政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超怡;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党派政治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9 赵晓玲;美国对华政策的文化因素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吴玮;斯坦利·亨培克与胡佛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研究(1929-1933)[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