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西属菲律宾天主教与华人社会关系的延展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8-05-16 03:07

  本文选题:菲律宾 + 华人 ; 参考:《东南亚研究》2016年01期


【摘要】:西班牙殖民时期,面对占主导地位的天主教意识形态,菲律宾华人教徒充分利用了天主教所赋予的制度文化资源,建立了与西班牙殖民者、天主教会以及菲律宾人的联系,同时也巩固了华人族群自身的关系网络,拓展了华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菲律宾华人教徒巧妙整合自身与异质文化的实践过程充分反映了华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Abstract]:During the Spanish colonial period, in the face of the dominant Catholic ideology, the Filipino Chinese made full use of the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endowed by Catholicism and established ties with the Spanish colonists, the Catholic Church and the Filipino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onsolidated the relationship network of the ethnic Chinese and expanded the space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the Filipino Chinese to integrate their own and heterogeneous cultures fully reflects the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Chines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分类号】:B976.1;C9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志明;;泰国华人社会与宗教(上)[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邓城锋;;华人社会广告语言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3 雷雨;;《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出版[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01期

4 ;华人社会中的宗教:研究方法的多元与平衡[J];学海;2010年03期

5 朱昌利;菲律宾华人社会点滴[J];东南亚;1987年02期

6 楚汉;非洲华侨华人社会中的关帝庙[J];八桂侨史;1996年02期

7 莫世祥;香港早期城市建设与华人社会的调适[J];档案与史学;1996年03期

8 朱慧玲;21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态势[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2期

9 沈燕清;美国华人社会与“9·11”事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2期

10 张维迎;;如何重建我们的信任[J];现代乡镇;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昭芳;;华人社会临床毒物学之概观[A];海峡两岸第三届毒理学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俞云平;;泰国华侨华人社会的血缘地缘纽带[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郑昭芳;;华人社会食品中毒面面观[A];第四届第二次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傅唤民;;“紫云黄”祖地风情[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杨锦麟;;中国人国际形象塑造的困难与挑战[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袁艳;;试论墨西卡利华人社会的兴起(1902—1937)[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7 郭志超;;旅菲清真五姓[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蔡铁民;;闽南侨胞乡情流变[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9 俞云平;;五缘文化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吴煜煜;;谈华侨华人的血缘地缘纽带[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畅;黄孟复认为华商大会是联络华人社会的纽带[N];人民日报;2007年

2 ;●意大利 华人在经济建设中作用受赞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谢培康;意大利经济建设中华人社会的作用受到赞誉[N];中国贸易报;2009年

4 陈福郎;简评《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N];光明日报;2009年

5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 周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刘宏;海外华人社会呈现不同发展模式[N];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张红;海外华人安全再引关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子默;同胞何必频相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何农;办好《华商时报》,反映华人心声[N];光明日报;2012年

9 南若然;“00后”中国新移民迈入“拼”时代[N];团结报;2014年

10 杨子岩;“融入”为什么成旅西华人硬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洪源善;当代泰国与印尼华人社会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李未醉;加拿大华人社会内部的合作与冲突(1923-1999)[D];暨南大学;2006年

3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4 林广志;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岳志强;“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中的传教士与美国华人社会(1848-1900)[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梁忠;马来西亚政府华人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迅翎;东华医院与近代香港华人社会[D];暨南大学;2008年

2 杨静;从泰国政府政策看当地华人社会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华;稳固的边缘:老挝华人社会的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杨好春;吧城华人社会奴婢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钟福安(Adisorn Wongjittapoke);泰国华人社会的形成述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6 王晓艳;澳大利亚华人社会的历史变迁(1848-1947)[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蒲晶;从《公案簿》看18-19世纪印尼巴达维亚华人社会[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郑艳;二战后泰国与缅甸华人社会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刘友群;美加华人社会融入性对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谭志林;南非华人社会地位变迁[D];暨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95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95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e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