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治理西藏地方的方略与制度
本文选题:清朝 + 边疆治理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7期
【摘要】:文章利用汉藏文档案和文献资料,在吸收前人和同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朝特别是中前期治理西藏的指导思想、行政管理体制、治理方略与特点,进行了简明而又较为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以期有助于读者对清代治理西藏方略与制度的深刻把握,同时也能有一些当代借鉴意义。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predecessors and peers, the paper makes use of the archives and documents of Han and Tibetan languages to guide the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and early period, to control Tibet,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strate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vernance.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d deep analysis in order to help readers grasp the strategy and system of governing Tibet in Qing Dynas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have some contemporary referenc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49;B9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锐龄;关于琦善在驻藏大臣任上改定藏事章程问题[J];民族研究;1985年04期
2 周伟洲;;驻藏大臣琦善改订西藏章程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坤新;;邓小平西藏民族问题思想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陈文祥;;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产生条件及其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田苗;喜饶尼玛;;止步于“屡现曙光”缘由之探析——试析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若干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王海兵;;1930年代的康、青、藏战争——边政、权力和地方的视角[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5 鲁安新;姚檀栋;王丽红;刘时银;郭治龙;;青藏高原典型冰川和湖泊变化遥感研究[J];冰川冻土;2005年06期
6 孙镇平;清末西藏治外法权的确立初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祝勇;;刀与佛(散文)[J];边疆文学;2009年01期
8 邓燕云;;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发展的思考——基于四川、西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谢真元;;南戏《白兔记》与藏戏《朗萨雯蚌》主人公悲剧命运比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吕涛;自然·社会·城市──浅议西藏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成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资源;;我国少数民族为迎接全国解放的英勇斗争[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3 和靖;;从汉藏佛教美术交流史看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锦龙;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北根;1919至1921年间英国与北京政府的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杜常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李强;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D];暨南大学;2005年
7 周晶;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D];西北大学;2005年
8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献军;西藏政教合一制研究[D];南京大学;1997年
10 王德强;藏区产业成长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福;藏传佛教“十善”中的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高洁;藏族天葬文化的伦理意义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范新满;西藏寺院壁画中的体育考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查斌;从神圣走向世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婷婷;西藏分裂主义与西姆拉会议[D];兰州大学;2011年
6 赵乌吉斯古楞;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在内蒙古的活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樊志强;林丹汗败亡原因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马丹丹;蒙藏委员会与蒙藏事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玉剑;操控理论下《中美联合声明》汉译本的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曹培;和硕特蒙古在藏史事述论[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伟洲;;19世纪前后西藏与拉达克的关系及划界问题[J];中国藏学;1991年01期
2 邓锐龄;关于琦善在驻藏大臣任上改定藏事章程问题[J];民族研究;1985年04期
3 张庆有;;琦善与策墨林诺们汗[J];西藏研究;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卫邦;;英国侵略西藏的早期活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06期
2 刘为;清朝施政西藏及其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02期
3 桑丁才仁;略述清代西藏丹书克的有关问题[J];中国藏学;1997年01期
4 彭建英;试论清朝的治藏方略[J];西北史地;1997年02期
5 牛海桢;李晓英;;简论清朝初年对青海蒙古的政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马肇璞,房建昌,马肇曾;清末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回族马吉符[J];回族研究;1993年02期
7 申新泰;清朝中央政权对西藏行政体制和宗教制度改革述评[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8 陈柏萍;从驻藏大臣的设置看清朝前期对西藏的施政[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黄万纶;谈谈英国在近代对西藏的经济侵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10 成崇德;清朝边疆统一论[J];清史研究;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宝音特古斯;;关于第巴阿尔布巴的一封密信及其相关史实[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2 陆莲蒂;;丹书克(丹舒克)释义——藏文补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3 杜江;;六世班禅敬献宣德铃杵的由来[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4 乔吉;;阿勒坦汗与明朝之间的佛教关系[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5 沈卫荣;;西夏文藏传续典《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源流、密意考述(上)[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6 段玉泉;;管主八施印《河西字大藏经》新探[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7 张雪慧;;明代藏区施政及其对藏族社会之影响[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8 于德源;;清代北京的京、通两仓[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9 张小林;;清代北京地区民房买卖管理政策研究[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韩志远;;元代的漳州[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锦庚;西藏文物得到妥善保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2 徐锦庚;国家累计投入7亿多元保护西藏文物[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沈s,
本文编号:1909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0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