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赛亚主义:苏联政治传播对东正教传统的因袭和转化
本文选题:政治传播 + 弥赛亚主义 ; 参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东正教是俄罗斯的千年国教,在俄国形成了一种深厚悠久的文化传统。尽管苏联建国后奉行无神论,但苏联政治中仍处处可见东正教传统的影响。东正教传统中的"弥赛亚主义"给苏联政治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也给苏联的政治传播以深刻影响。东正教传统中的救世思想、圣像与圣徒崇拜、宗教忏悔仪式等均为苏联的政治传播所内化和吸收。苏联的政治传播与其说是一种和旧制度的决裂,不如说是一种沿袭,其核心是一种对俄罗斯千年国教传统中的"弥赛亚主义"的改造和转化。
[Abstract]:Orthodox religion is Russia's millennium state religion, in Russia has formed a deep and long cultural tradition. Although the Soviet Union followed atheism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Orthodox tradition was still everywhere in Soviet politics. The "Messianism" in the orthodox tradition had a deep influence on Soviet politics as well as on the Soviet Union's political dissemination. The idea of saving the world in the orthodox tradition, the idols and saints worship, and the religious confessions were internalized and absorbed by the Soviet political spread.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is not so much a break with the old system as a succession, the core of which i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ssianism" in the tradition of Russia's millennium state relig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分类号】:B97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岳;;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影片的政治传播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06期
2 马伊卡斯 ,沈跃萍 ,士林;政治传播中的职业道德(上)[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08期
3 李敬;;试析排比在政治传播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1年08期
4 梁旭;;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运作:政治传播[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5 黄宗华;张昭国;;论政治传播与大跃进运动高潮的形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张昭国;;“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政治传播及历史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赵新利;;从“雷人抗日剧”看中国政治传播新要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S6期
8 刘君;;从制度到文化:政治传播范式下的中国电影变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马伊卡斯,沈跃萍 ,士琳;政治传播中的职业道德(下)[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09期
10 胡亚云;非语言符号的政治传播初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潘祥辉;;依赖律·竞争律·适应律——政治传播规律的生态学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陈华文;;现代国家视野下的政治传播论略[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褚金勇;;国家与民族:政治传播中的少数民族身份认同[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4 张宁;周一凝;;全民恶搞政治:作为一种政治传播的特点与影响分析[A];新闻学论集第28辑[C];2012年
5 白杨;;网络流言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潘祥辉;;去科层化:互联网在中国政治传播中的功能再考察[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7 张怡;;和谐语境中的多元表达——从“两会”博客看博客作为公共领域的政治传播功能[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邹旭怡;;当下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态及其制度建构[A];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圆桌对话“传播媒介与都市空间生产”嘉宾简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荆学民 施惠玲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的三大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省委宣传部 彭永;政党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N];湖南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陈叶军;有温度的政治传播话语才能入耳入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王丕屹;政治迷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白文刚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实践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去科层化:互联网在政治传播中的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陈秀文;浅议电视的政治传播功能[N];中华新闻报;2006年
8 刘婧一 中国传媒大学;掌握需求:美国政治营销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黄旭;安全·融合·创新[N];解放军报;2014年
10 胡正荣;解析媒介当代迷思[N];经济观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n,
本文编号:1987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8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