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庙堂到民间:明清时期泰山文化之转变
本文选题:泰山 + 泰山信仰 ; 参考:《民俗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泰山文化发展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次巨大转变。由于泰山国家祀典衰替,民间碧霞元君信仰兴起,促使泰山之上的活动主体由庙堂转向民间,由精英转向草根,民间力量实际主导了泰山文化的走向。故这一时期,堪称泰山"民俗山"的形成期。
[Abstract]:Taishan culture developed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 was a huge change. Due to the decline of the Taishan National worship ceremony, the rise of folk Bixia Yuan Jun's belief prompted the subject of activities above Mount Tai to change from temple to folk, from elite to grass root, and folk forces actually dominated the trend of Taishan culture. Therefore, this period, can be called Mount Tai, "Folk Mountain" formation period.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
【分类号】:B9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陶道强;;官方因素在民间信仰中的主导性探析——以明清碧霞元君信仰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俐;张恒;;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泉州民居海外多元文化特征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张翅,闻娱;春秋战国传播活动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熊春林;黄正泉;;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发展略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4 高秀清;;先秦“书写”研究简论[J];书画世界;2011年03期
5 石海霞;;浅析元代尉迟敬德题材的杂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陈霓;;关汉卿爱情风月剧的形态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朱占青;;《水浒传》女性形象:市民阶层文化心理的折射[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张媛;;元明戏曲小说中的苏轼形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张丽;;《汉语大词典》失收元曲词语考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崔明明;;Discovery频道新锐导演计划策略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肖朗;;近代西方教育导入中国之探源——艾儒略与明末西方教育的导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姚爱强;;略论“和谐”意识在中华造物设计中的体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顾希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几个辩证关系[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4 杨爱华;胡新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价值观——科学主义与工具主义并驾齐驱[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彭吉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戚海峰;;中国消费者独特消费品偏好形成机制分析:基于控制欲望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程功;张赫;;文化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策略[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8 张耀武;;文化视野中的乡村旅游吸引物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储著炎;晚明戏曲主情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长武;苏州西山敬修堂“三雕”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文秀;淮北地区汉画像石神话图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炯;云南基督教堂及其建筑文化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贝;文化视野下的国企体制变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邓万学;清末滇东名士何桂珍理学经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王庆年;岳飞戏的叙事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明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戏曲悲剧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承军;;明国本案与泰山三阳观新考[J];历史档案;2005年04期
2 朱宏伟;一则珍贵的碧霞元君信仰史料[J];民俗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莉;陈宏娜;;碧霞元君由来及演变[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刘晓;;海外汉学家碧霞元君信仰研究——以英语文献为中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范恩君;;谈谈泰山信仰的当代定位问题[J];中国道教;2009年03期
4 王莎莎;;民间信仰的书写者——读《泰山香社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王元林;孟昭锋;;论碧霞元君信仰扩展与道教、国家祭祀的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1期
6 范恩君;论碧霞元君信仰[J];中国道教;1995年02期
7 吴效群;历史上北京地区的碧霞元君信仰[J];北京档案;2005年03期
8 任双霞;;清末泰山信仰在海岱间的传布——以青山碧霞宫与大泽山日照庵为中心[J];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叶涛;;论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J];民俗研究;2007年03期
10 周郢;;“碧霞元君”神号源起时代新考[J];民俗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泳斯;碧霞元君信仰漫谈[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坤;鲁中农村碧霞元君信仰及其“和谐”内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韦丽;明清时期山东地区的泰山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奎;明清时期泰山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4 王新蕊;王权、地方社会与民间信仰[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萌;总司庙与总司信仰[D];山东大学;2009年
6 武人斐;“迎神赛会”还是“普通烧香”[D];浙江大学;2012年
7 曹珊珊;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山东大学;2010年
8 楼萑蔺;北京东岳庙及其建筑群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褚福楼;明清时期金龙四大王信仰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0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90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