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外国神话学的研究趋向
本文选题:神话 + 神话学 ; 参考:《文化遗产》2013年03期
【摘要】:本文以多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欧美和东亚神话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例,力图对21世纪以来的世界神话学现状做一个管窥式的综述。经过梳理,本文发现:第一、一些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例如比较神话学——在当下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第二、涌现出不少反思之作以及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第三、"神话"的边界依然流动不羁,因此在就神话进行学术对话时,必须明了所讨论概念的基本意涵及其所发生的语境;第四、神话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探讨,20世纪视神话与科学为和谐互容的观点得到进一步深化,神话遵从于科学的情形遭到质疑。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any representative European and American and East Asian mythology scholars , this pape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mythology since the 21st century . After combing ,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first , some tradi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_ such as the comparative mythology _ still maintain vigorous vitality in the present moment ; secondly , there are many reflections and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神话的当代传承:以遗产旅游和电子传媒的考察为中心”(项目编号:11BZW13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连山;;走出西方神话的阴影——论中国神话学界使用西方现代神话概念的成就与局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杨利慧;;语境的效度与限度——对三个社区的神话传统研究的总结与反思[J];民俗研究;2012年03期
3 郑在书;;对建立“差异的神话学”的一些意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阿兰·邓迪斯;王曼利;;21世纪的民俗学[J];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敏;;道教神话内涵及其表现形式[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权雅宁;;中国创世神话的伦理叙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周英顺;;中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教学刍议[J];当代小说(下);2010年05期
4 卢茂君;;日本“记纪”起源神话原型阐释[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5 王先灿;;夸父逐日神话:通向乐园的苦难征程[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彭谊;;壮族女神姆洛甲的创世神格及其文化价值观[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李传江;;中古典籍中的非类型故事阐释——以《搜神记·羽衣人》为例[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05期
8 农学冠;拓宽《评皇券牒》研究的领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雷鸣;;祛魅与返魅:新世纪生态小说的现代性反思[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10 崔小敬;石头的天路历程与尘世历劫——《西游记》与《红楼梦》石头原型的文化阐释[J];红楼梦学刊;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任远;;英雄神话与祖先崇拜——对赫哲族神话的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向柏松;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汪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滟波;中国创世神话元素及其文化意蕴[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毕旭玲;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传说研究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雷鸣;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贺苗;日常思维生成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权雅宁;中国文论的知识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东;神话思维范式与科学思维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龚石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水意象[D];云南大学;2010年
3 周英顺;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果;分裂的地方性审美经验在仪式中的融合[D];南京大学;2011年
5 武岳;“壳”与“核”的舞蹈[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章艳丽;廪君神话的情节类型及民间嬗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吴豫娟;中国古代小说史视野下的《山海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马宏妍;古希腊神话的文学性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娟;浅论中学神话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艳;遭遇与回归[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福岩;表演理论与民间故事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丹本—阿默思(DanBen-Amos),张举文;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J];民俗研究;1998年04期
3 李靖;美国民俗学研究的另一重镇──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文化志研究中心[J];民俗研究;2001年03期
4 陈建宪;走向田野 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建设反思之一[J];民俗研究;2003年04期
5 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J];民俗研究;2004年01期
6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J];民俗研究;2009年02期
7 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J];民俗研究;2011年01期
8 陈建宪;略论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几个关系——"走向田野,回归文本"再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9 杨利慧;;神话的重建——以《九歌》、《风帝国》和《哪吒传奇》为例[J];民族艺术;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守华;一本有鲜明特色的神话学论著——读冯天瑜的《上古神话纵横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金足;填海追日——记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J];文史杂志;1993年02期
3 王鸿生;;无神的庙宇——20世纪神话诗学问题[J];花城;1994年01期
4 叶舒宪;“女神文明”的复兴[J];社会观察;2004年10期
5 梁锡江;美丽的表象——解读耶利内克的小说《情人》[J];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3期
6 蒋寅;;作为文学原型的精卫神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史军超;;哈尼族神话中的不死药与不死观[J];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02期
8 江小平;С.列维-斯特劳斯谈新作《猞猁的故事》[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9 高有鹏;中国神话研究的世纪回眸[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4期
10 段宝林;;用六维思维观察神话[J];民间文化;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连山;;从“小说家言”到“神话之渊府”——中国现代神话学对《山海经》经典地位的塑造[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高有鹏;;一部学术史的大度与厚重——读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3 邓子美;;学术史的尝试之作——论朱熹《伊洛渊源录》[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4 张铭洽;;学术作品贵在出新——《秦学术史探赜》发复[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5 姬建敏;;学术史回顾与学术规范的探讨[A];图书编辑规程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郑朝晖;;惠栋著述考辨两则及其学术史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朝明;;东周王陵“六马之驾”发现的学术史意义[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善群;;古文《尚书》研究——学术史上一宗严重的冤假错案[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9 薛航;;神话传说在现代创意产业中的文化价值[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10 陈建宪;;走向田野 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反思之一[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帆;学术史:清末民初的显学[N];光明日报;2002年
2 黄陆璐;及时的学术史迹[N];光明日报;2001年
3 叶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留学史、学术史、思想史交叉视域中的潘光旦[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高有鹏;一部学术史的大度与厚重[N];文艺报;2007年
5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 葛兆光;葛兆光:讨论中国学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应重返学术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李学勤;学术史与未来[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祥书;刘锡诚完成《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N];文艺报;2007年
8 罗志田(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历史研究中心);思想史还是学术史[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高有鹏;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新阶段[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陈洁;几次将载入学术史的讨论[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成卫;表里的界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闫晓宇;六极学说源流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4 李列;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1928-1949年)[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波;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D];复旦大学;2007年
6 刘宗棠;清代《左传》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马燕冬;近代以前中医肝气理论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张树剑;《内经》针灸理论与概念的观念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周春健;元代四书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莎;巴神话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杨永;唐人论建安文学[D];郑州大学;2005年
3 胡莉莉;新殖民时期的东方主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杨栋;二十世纪《淮南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凤龄;东亚古代文献中司水的诸神[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娟;从古蜀神话看古蜀人的原始信仰[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宜林;孙奇逢研究:历史地位、理学思想、学术史建树[D];山西大学;2005年
8 何开丽;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党瑞红;“庆元党禁”与程朱理学的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魏成刚;论刘国钧先生的学术成就[D];北京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95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9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