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基督宗教神秘主义视角下“至善”和个体道德关系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8-06-28 21:47

  本文选题:神秘主义 + 道德 ; 参考:《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科学求实,哲学求真,艺术求美,宗教求善。科学和哲学都可以用理性的方法,但宗教和艺术却更多倾向于人类的感情。试图用理性的方法来研究非理性的感情,使得我们对宗教产生混乱,无法真正认识到宗教深刻的内涵。因此我们需要改变思路,从另一个方向来论证非理性的意义。神秘主义作为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成为我们研究宗教问题的重要视角,而研究宗教“至善”问题的时候,选取神秘主义作为研究视角,则可以兼顾理性方法和宗教情感,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宗教中“善”的内涵。本文通过研究基督宗教历史上各神秘主义者,将神秘主义中至高存在与经验个体的互动关系与“至善”和个体道德之间对应起来,辨析这“两对互动”之间的交错关系,分析至高存在何以能够与经验个体相联系,经验个体与至高存在之间的合一又何以可能;同时探讨至善如何与个体道德相关联,以及个体道德通过何种方式响应至善。文章最终得到“至善”和个体道德关系的建立与至高存在与信仰者关系的建立步调一致且相互关联这个结论,并同时指出,这“两对互动”相互之间关系的建立在神秘主义的视野中高度统合。在探讨过程中,我们将目光始终集中在神秘主义上,一方面为审视人神统合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视角,另一方面也为个体道德提供了超越的意义,进而使得道德的含义不再仅限于人类“共同的善”,从而具备宗教意义上的终极旨趣。
[Abstract]:Science seeking truth, philosophy seeking truth, art seeking beauty, religion seeking goodness. Science and philosophy can be rational, but religion and art are more inclined to human feelings. The attempt to study irrational feelings by rational means makes us confused about religion and can not really realize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religion. Therefore, we need to change our thinking and demonstrate the meaning of irrationality from the other direction. Mysticism, as the interweaving of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gle of view for us to study religious issues. When we study the issue of "absolute goodness" of religion, we can take mysticism as a research angle of view, then we can give consideration to rational methods and religious feelings. In order to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good" in religion more comprehensively. By studying the mystics i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religion, this paper correspond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preme existence of mysticism and the experiencing individual with the "supreme goodness" and the individual morality, and discriminates the stagger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airs of intera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supreme being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experiential individual, and how the unity between the experiential individual and the supreme being is possible. At the same time, it probes into how the supreme goodness is related to the individual morality and how the individual morality responds to the goodness. Finally, the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supreme goodnes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ividual moral relationship are consistent and interrelat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reme being and the believer, and at the same time points ou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airs of interaction is highly integrated in the field of mysticism. In 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 we have always focused on mysticism. On the one hand, we have provided a wider perspective for examining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gods, on the other hand, we have also provided the meaning of transcendence for individual morality. Therefore, the meaning of morality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common good of human beings, and thus has the ultimate purport of relig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磊;“基督宗教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04期

2 段琦;二十一世纪基督宗教发展趋势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1期

3 段琦;21世纪基督宗教的发展趋势[J];中国宗教;2001年03期

4 方永,杨乐强;“基督宗教与当今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1年09期

5 杨乐强,方永;走进对话与宽容的时代——“基督宗教与当今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6期

6 樊志辉;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历史互动之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2年03期

7 卓新平;中国基督宗教的现代意义[J];中国宗教;2002年02期

8 罗锐;基督宗教在华传播策略初探——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例[J];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03期

9 刘元仁;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J];中国天主教;2004年05期

10 唐晓峰;;“基督宗教社会学说及社会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明;;中国基督宗教如何面向新世纪[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2 徐龙飞;;教父时代和中世纪的基督宗教哲学问题转型探源[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声柏;;近代以来甘宁青地区的基督宗教传播及其研究——以2009年之前的中文文献为中心[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龙艳;;文学的宗教伦理批评——以西方文学与基督宗教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美秀;;基督宗教的社会伦理资源[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一辑[C];2004年

6 赖品超;;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佛教对现代科学及基督宗教的回应[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褚潇白;;社会反常与文化应激中的艺术创作——试析北平辅仁大学基督宗教图像本土化尝试(1930-1949)[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九辑[C];2009年

8 孙艳燕;;由基层教会透视当代英国基督宗教的世俗化[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九辑[C];2009年

9 段琦;;西方基督宗教内创世论与进化论之争[A];全国生物进化理论研讨会论文与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黄佳;;决疑论和经权说比较研究[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晓峰;“基督宗教社会学说及社会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杨华明;“中国基督宗教研究进展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香港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 李平晔;佛教、基督宗教对生命本质和社会参与的比较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记者 赵学义;第四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学术讨论会在京举办[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宗科;“基督宗教与公民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研究室主任 谭立铸;基督宗教中的末世意识[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卓新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处境中的基督宗教[N];中国民族报;2013年

8 刘清平;论宗教普爱与宗教仇恨的深度悖论[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孙艳燕;“基督宗教与公共价值”学术研讨会举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陈进国;相遇还是相知:基督宗教与中国民间信仰的对话[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边茜;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杜忠锋;基督宗教传播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世界的建构[D];浙江大学;2012年

3 梁恒豪;荣格的基督宗教心理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红艳;青岛近代基督宗教教堂建筑历史文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2 吴昱萌;基督宗教神秘主义视角下“至善”和个体道德关系的建立[D];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

3 姚朝华;现代欧美基督宗教的发展及对社会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4 红云;试论清末民国时期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基督宗教[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玮;论基督宗教与西方民主发展的渊源[D];山西大学;2009年

6 乌兰其其格;试论清末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基督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孙家宝;思孟儒学与基督宗教“人论”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刘江;基督宗教“宽恕观”对现代社会伦理的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林海萍;关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内蒙古地区基督宗教传播史若干问题的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东e,

本文编号:2079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079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