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屈原自沉考论

发布时间:2018-08-01 10:48
【摘要】:屈原自沉并非简单的以死相抗,悲壮玉碎,而是在现实层面的长期挫败之后,内心深处的"浴于沉渊"方能"死而复苏"、回归天国的古楚灵魂信仰与"由人入神"的古神仙家信仰的交叠。屈原依照古神仙家的内炼之术,在自感已完成修炼之时,选择依照古楚人灵魂信仰中水路归冥的路径,经由"水解"的宗教仪式,告别尘世,归向天国。屈原这一生命归宿的选择在其后期作品《远游》中有内证可考。《远游》中提到的"湘灵"和"冯夷"都是"溺死"而成神的神仙。理解屈原的自沉,必须回归屈远原后期作品文本的内证,回归屈原时代文化、宗教、哲学背景的历史实际。
[Abstract]:Qu Yuan's self-sinking is not a simple counteract to death, but after a long setback on the practical level. The deep heart of "bath in the deep" can "die and recover", return to the heaven of the ancient Chu soul belief and "from man to God" of the ancient immortal belief overlap.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immortals' inner cultivation, qu Yuan chose the path of returning to the dead by the waterway in the belief of the soul of the ancient Chu people, and said goodbye to the earth and went back to heaven through the religious ceremony of "hydrolysis". The choice of life fate of qu Yuan can be tested in his later works "far Tour". The "Xiang Ling" and "Feng Yi" mentioned in "Yuan Tour" are both "drowning gods". To understand qu Yuan's self-sinking, we must return to the historical reality of the cultural,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of qu Yuan's later work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基金】:吉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0ZZ016)
【分类号】:B933;K2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任飞;雷神崇拜和《庄子》寓言[J];北方论丛;1997年05期

2 谭宏姣,张立成;《山海经》植物名的构词特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侯文学,金红艳;《诗经》中的女性美略窥——释“螓首”、“巧笑”[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4 吕书宝;鲜活物象入巫书——《易经》摄像明理探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何长文;从命名礼透析屈原人格的双基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沐浴意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毕庶春;巴蜀与汉赋初探[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8 李炳海;时间神和创造神之祖的双重角色——东方古神帝俊谱系的破译解析[J];东疆学刊;2003年03期

9 刘冬颖;《诗经》祭祀诗中的祭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李树军;释《天问》之“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长山;蔡邕文学活动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凤霞;先秦两汉诗歌的生命意识及其艺术显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勤;西王母神话传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朱华阳;屈原与中国现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6年

7 曹亚丽;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雪静;《诗经》男女春秋盛会与周代礼俗[D];河北大学;2003年

2 谷颖;伏生及《尚书大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宏哲;部族文化与《诗经·周颂》祭祀诗的时代特征[D];河南大学;2005年

4 甄洪永;先秦儒家思想没有导致戏剧的晚出[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元;从《天问》中商族史前传说谈起[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宫海婷;《诗经》婚恋诗的原始文化溯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立洲;神女意象的文化蕴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潘莉;《九歌》研究二题[D];贵州大学;2006年

9 黄伦峰;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国芳;《诗经》宴饮诗与周代礼乐文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7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157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