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道教尊道贵德思想诠释之三种理论形态

发布时间:2018-08-06 09:30
【摘要】:尊道贵德是道教一以贯之的核心精神。从动态性视角而言,道教尊道贵德思想的诠释主要经历了形神论、重玄论、性命论等理论形态的历史嬗变,其具体内涵由历时性教义共同建构。道教尊道贵德思想的理论演变凸显了道教关于生命之德的共名与殊称,为道教立教宗旨与生命力所在。
[Abstract]:Zun Dao Guide is the core spirit of Taoism. From the dynamic perspective, Taoism's interpretation of Guide thought mainly experience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theory of the theory of God, the theory of heavy metaphysics, the theory of life and so on. The concrete connotation of Taoism was constructed by the diachronic doctrines. The Taoism respect the Taoism about the Taoism about the life of the Taoism. The common name and common name of Germany are the purpose and vitality of Taoism.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B9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曾维加;;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在构造及现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杨明;;古代文学批评对于女色和男女情事描写的态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鲍新山,张其凡;北宋名臣谢泌生平及思想述评[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5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刘忠;康德的“因果观”探析——兼论与佛教“善恶报应论”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孙浩然;道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孙芳芳;;道教对魏晋南北朝人鬼恋小说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徐惠;;论道家文艺观对宋徽宗书画创作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连超;;浅析颜真卿及其书法与道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德安;;道家道教的宇宙生成论教育与现代科学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刘永明;;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五兆要诀略》、《逆利占》为核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赤银忠;;南阳汉画中的内丹修仙术[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立;;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孝鸿;;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论灵魂升天还是回归[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高二旺;;由汉画解析汉代的灵魂观念[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小磊;鞠辉;;南阳陈棚汉代彩绘画像石墓三幅画像的考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践;;论政教关系的层次与类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付洁;道教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怪系列[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智亭;尊道贵德以促进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亚洲宗教和平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道教;2002年04期

2 宗善;道教“尊道贵德”思想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J];中国道教;2000年01期

3 ;尊道而贵德 无为而有所为[J];浙江人大;2005年08期

4 马琨;;论司马承祯的道教哲学思想[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马琨;;司马承祯道教哲学思想之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蒋朝霞;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J];中国道教;2005年04期

7 陈理胜;一堂道教哲学课后的思考[J];中国道教;2001年04期

8 李道文;;论王玄览的修道观[J];宗教学研究;2006年02期

9 林安梧;;道教哲学与身心治疗——以老子《道德经》为中心的讨论[J];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程雅君,程雅群;道解孙思邈《大医精诚》——从医之德术体法观道[J];宗教学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诚青;;道教神仙信仰和长生理想[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杜青林;和谐共生 和美天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何建明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道德经》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记者 李保林 特约记者 马献伦 通讯员 薛启胜;武当“道廉文化”清风拂面[N];湖北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刘仁贵;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三次研讨会在湘召开[N];湖南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杨诗琪 周平 陈燕;武当圣地 “道廉”新品[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6 见习记者 吴艳;中国道教学院隆重庆祝成立15周年[N];中国民族报;2005年

7 陈永革;共谈道教与构建社会和谐[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李锋;荆楚有道佑苍生[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记者 纳葳;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灵柩安奉大典举行[N];陕西日报;2009年

10 耿彦波;在纯阳宫揭匾仪式暨开光法会上的讲话[N];大同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坤;汉晋道教财富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欧宗启;印度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缑泽顺;《海空智藏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丽娜;《抱朴子内篇》美学思想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雪燕;论道教的生命自主观[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67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167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b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