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宗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策略选择
[Abstract]:China is a big religious country, and there are about 200 million people who believe in religion. Only by guiding religion to adap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can we better unite religious personag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guiding religion to adapt to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trategies.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图书馆;
【分类号】:B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清凌;藏传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吴宁,张国栋;在宗教信仰和技术之间[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刘森;陶渊明与道教的关系[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4 龚学增;论宗教与民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拉玛杰布;;浅谈青海河湟地区民间信仰与藏传佛教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6 陈光国;阶级社会藏族宗教艺术[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刘聪;;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宗教转型[J];唯实;2007年03期
8 傅永军,于健;在爱中接近上帝——利奥·拜克论犹太教的本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李小荣;变文变相关系论──以变相的创作和用途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0年03期
10 冉铁星;试论“以美育代宗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敏;;道家·健康人格·和谐社会——试论道家文化在健康人格形成中的角色及其社会功能[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晓明;;在实践中构建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3 刘仲宇;;上海城市发展视域中的宗教[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牟钟鉴;;探索宗教——一个研究者的心迹[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5 孟迎辉;;试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宗教管理[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6 蔡华;;试论彝族民间宗教与彝族地区发展[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7 冯今源;;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几点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8 龚学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中国化[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9 王爱国;;云南基督教特殊问题研究——“小众教”产生、演变历史及其治理[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10 姚力;;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原因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N];贵阳日报;2005年
2 袁志鸿;道教在当代中国[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佛教是文化”的深刻内涵[N];中国民族报;2006年
4 梁业倩;土耳其四教共处 和谐国度[N];中国妇女报;2002年
5 何兰萍;从现代休闲的发展看宗教的世俗化[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牟钟鉴;领会十七大精神,推动中国宗教学研究[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鱼在洋;市道协举办平安商洛交流会[N];商洛日报;2007年
8 ;将爱国爱教光荣传统发扬光大[N];天津日报;2006年
9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 教授 牟钟鉴;中国宗教学30年(上篇)[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张治东;宁夏伊斯兰教第七次代表会议在吴忠闭幕[N];华兴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莉;论寺庙经济[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亮梅;鲁迅与先秦神话传说[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永广;沟通基督教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桥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靓;一种尝试[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4 魏先斌;佛教济世界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5 姚宇兰;试论早期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年
6 周礼文;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2年
7 汤绍波;微型唐卡的功能及美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8 王世佳;基督教传统与西方法治[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9 李昭;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温宏巍;试论牛顿思想体系中的宗教观[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2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8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