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试论道家道教的虚静之美

发布时间:2018-11-12 20:46
【摘要】:道家的"虚静"思想,是从悟道的角度出发,要求排除主观爱憎、是非成见,以及一切伤害心性的因素,保持空灵的心境,道教的审美意蕴秉承了老庄的虚静思想,将空灵的审美情趣与对道的体验和心性炼养结合起来。修道就是修心,内心虚静,道性自然会显现,这种对"道"观照的虚静心理,不但是一种修道心态,也可看做是一种审美心态,主体对皆含道性的万物进行观察审美时,内心首先要保持澄空虚静,才能体悟到对象的美。因而修道的过程也是体验美的进程。"虚静"之美,是指审美者或者美的创造者在虚静心态下,由外物触动而引起主体虚寂宁静的美感。
[Abstract]:The Taoist "empty and quiet" thought, from the angle of understanding, requires the elimination of subjective love and hate, right and wrong prejudice, and all the factors that harm the mind, so as to maintain an empty state of mind. The Taoist aesthetic implication inherits Laozhuang's empty and quiet thoughts. It combines the aesthetic taste of emptiness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ao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ind. Taoism is to practice the mind, the inner mind is empty and quiet, and the nature of the Tao will naturally appear. This kind of "Tao" is not only a state of mind, but also an aesthetic state of mind. When the subject observes the beauty of everything that contains the Tao, it is not only a state of mind, but also an aesthetic state of min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eauty of the object, we must first maintain the emptiness and tranquility of the heart. Therefore, the process of Taoism is also the process of experiencing beauty. The beauty of "virtual stillness" refers to the aesthetic feeling that the aesthetic person or the creator of beauty is touched by external objects and causes the subject to be quiet and tranquil under the state of virtual stillnes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B9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晓进;;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关系[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牟钟鉴;《红楼梦》与道家和道教[J];宗教学研究;1988年Z1期

3 陈霖生;参加成都道家、道教学术研讨会有感[J];中国道教;1995年01期

4 孔令宏;曹仁海;;道家、道教的生态美[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04期

5 朱晓鹏;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论道家的人生观和审美观[J];社会科学;1996年10期

6 刘玮玮;汤丽芳;;论道学的婚姻家庭伦理观[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7 唐明邦;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J];宗教学研究;1988年04期

8 龙晦;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J];宗教学研究;1988年Z1期

9 李尊,孙小金;道家与道教的区别[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贺绍恩;道家文化研讨会观点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涛;柔弱;;新世纪道教前途走向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史祥;;改革开放是道教发展的必由之路[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石衍丰;;道教神仙谱系构建历程中的三大制约因素[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唐诚青;;道教神仙信仰和长生理想[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叶至明;;廿一世纪道教展望——如何适应新世纪、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杨立志;;名山宫观的规划布局与道教义理——以长江流域的道教名山为例[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宫哲兵;;道教无极图与大爆炸宇宙论[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刘清复;;道教的传统、变革与发展——畅想道教在新世纪的生长点[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何春生;;21世纪中国道教如何发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谢聪辉;;道教与台湾家庭的关系[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崂山论道”,论传承与发展之道[N];青岛日报;2008年

2 邢贲思;道家和道教[N];学习时报;2002年

3 李光照 本报记者 袁弘;“没事偷着乐”体现了道教中的乐观主义[N];成都日报;2009年

4 褚红霞 杨立志 周婧;武当山与道教的历史交融[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徐滇庆;人群的镜子[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陶振海;道教名胜金台观[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元章;觅道释道缮道[N];珠海特区报;2009年

8 龚乃旺;灵山惊现修炼洞[N];上饶日报;2007年

9 白晓欲 夏和生;道教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张树茂 李艳杰;挖掘和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光;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D];四川大学;2002年

2 傅利民;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3 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勇;道教与政治关系论[D];四川大学;2001年

5 闵丽;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道教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容志毅;南北朝道教炼丹与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乃龙;道教与唐诗[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蔡华;道教与彝族传统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蔡林波;内在化:中古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守诚;道教宇宙论的主体内容[D];厦门大学;2002年

2 沈春雷;魏晋南北朝自然审美的道教特征及其哲学意义[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杨敏华;道教养生学与现代心理治疗[D];河海大学;2007年

4 吕广明;明太祖与儒佛道[D];安徽大学;2007年

5 兰宗荣;白玉蟾武夷山行迹考论[D];山东大学;2008年

6 赵洪涛;道教与犯罪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周奇;边缘到中心:唐宋江西道教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杨丽静;从杨维桢看元代道教与元诗[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彭芳;科技时代与道教[D];南昌大学;2005年

10 胡玉涵;从造像题记看中古时期山东民间宗教信仰[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8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328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0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