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论南朝佛教盛行之因

发布时间:2019-03-06 10:38
【摘要】:南朝佛教盛行原因:一是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为佛教盛行提供了适宜土壤;二是佛教义理中国化为其盛行提供了丰富养料;三是统治者竭力倡导为佛教盛行提供了阳光雨露;四是佛教本身魅力无穷为其盛行提供了优良种子。
[Abstract]:The reasons for the prevalence of Buddhism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turbulent social environment provides the suitable soil for the prevalence of Buddhism; the second is that the Buddhist principles of China have provided rich nourishment for the prevalence of Buddhism; the third is that the rulers have vigorously advocated the provision of sunshine and rain for the prevalence of Buddhism; Fourth, the infinite charm of Buddhism itself provides a good seed for its popularity.
【作者单位】: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佛教中的“长生库”制度[J];中国金融家;2008年05期

2 王永平;;刘裕与佛教高僧之交往及其对佛法之奖挹[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维佳;余植;;略析《三天内解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弘道与明教——《弘明集》研究[J];佛学研究;2004年00期

5 汪锡鹏;;中国古代的佛教与“钱”[J];中国城市金融;2007年09期

6 ;弘道与明教——《弘明集》研究[J];佛学研究;2004年00期

7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一)[J];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03期

8 方立天;佛性述评[J];求索;1984年03期

9 孟和宝音;试论佛教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1年04期

10 黄维忠;《藏传佛教高僧传略》简评[J];中国藏学;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寿源;;悟禅说偈读大休《十九偈》[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郑庆云;;宗教(佛教)教育在解决全球文明冲突问题所可扮演的角色[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方立天;;佛教与中国古代人生哲学[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4 朱瑞玲;;宗教信念、同理情怀与利他行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刘蕻;;慧海大珠性圆明[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6 尹立;;佛教心理学与作为心理学的佛教[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何绵山;;道路遇人半是僧——佛教在福州[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8 徐威;;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佛教[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1期)[C];2009年

9 王荣国;房奕;;试论闽台佛教缘[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喜旺;;教化视野中的佛道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立安;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方立天;佛教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一)[N];太原日报;2010年

3 王富金;佛教的流传与中国印刷业的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吴国瑜;梵净山佛教活动对黔东北地区傩文化的影响[N];铜仁日报;2008年

5 兢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平稳推进[N];无锡日报;2009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林亚茗 徐林 曹斯 通讯员 郑海燕 谭红霞 徐帷决;发扬佛教优良传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N];南方日报;2009年

7 广东省佛教协会供稿;关爱生命 绽放慈悲[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王能宪;面向人间的佛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本报记者;第13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锡举行[N];无锡日报;2010年

10 蒋守丰;佛教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演变与选择[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煜;王安石与佛教[D];复旦大学;2004年

2 彭肜;中国佛教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释见脉(黄淑君);佛教三圣信仰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伍成泉;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朴均吉;玄奘与韩半岛佛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尹泓;飞天意象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7 黄志强;佛教逻辑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8 刘勇;藏传佛教宁玛派历史论纲[D];四川大学;2003年

9 释清决;越南禅宗史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曹兴;民族宗教和谐关系密码:宗教相通性精神中国启示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海涛;明初统治者对佛教政策的两重性及明代佛教发展的新趋势[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姜永全;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丁亮春;略论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形成、发展及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朱成实;南北朝淮河流域佛教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广明;明太祖与儒佛道[D];安徽大学;2007年

6 梁薇;佛教对柬埔寨亡人节的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7 徐强;汉唐佛教戒律传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丁希勤;宋明儒学与佛教的关系新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玉涵;从造像题记看中古时期山东民间宗教信仰[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奚刘琴;儒士排佛思想探微[D];南昌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35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435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0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