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真空教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构成、特性与发展趋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暨南大学》 2013年
新加坡真空教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欧阳班铱
【摘要】:本文在田野调查及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探索真空教在新加坡的历史与现状。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新加坡真空教的起源——江西寻乌黄畲山,并概述真空教的教义教规及其主要的宗教活动等内容。本文重点探索了真空教在新加坡的发展历史:大约在1900~1908年间传入新加坡,其中,1900~1930为真空教在新加坡的奠基期。这一时期,经过华侨黄道云、林华文、徐孺侃、黄达忠等人的努力传教,使得新加坡成为真空教在东南亚的中心之一,并且由此形成了四个重要的派别,为后来的传播奠定了初步基础。1931~1969为真空教在新加坡的迅速发展期。这一时期,由于适应了时代需要,传教师的努力传教等原因,使得真空教在新加坡进入全盛时期,道堂数量达到最高峰。1970年代至今为其衰落期,也是真空教的现状。这一时期,由于政府征用土地等客观原因,加上真空教本身存在各种问题的主观方面原因,导致其陷入困境,道堂数量与信教人数都不断减少。尽管目前真空教在新加坡处于衰落状态,但仍有不少教徒在坚守信仰并一直努力试图走出困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8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新宪;东南亚华人宗教文化与中国宗教文化的渊源联系[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02期
2 张禹东;华侨华人传统宗教及其现代转化[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张禹东;关于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思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张禹东;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的基本构成及其变动的原因与前景[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年04期
5 曹云华;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6 张英明;;试论晚清赣南客家真空教[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7 陈碧;;近30年来中国学界东南亚华人民间宗教研究与展望[J];世界民族;2010年03期
8 谭景秀;东南亚华人信奉哪些宗教?[J];世界宗教文化;1996年01期
9 东井玉;;世界宗教研究所“东南亚华人宗教文化学术考察团”访问新马泰三国[J];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01期
10 张禹东;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构成、特性与发展趋势[J];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桓萱;;开放与神秘——艺术与宗教社会作用力的最终指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2 周洪;;广告的非宗教性信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陈光;;论摩门教的起源和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孟庆梓;;近30年来中国学界新加坡华侨华人问题研究综述[J];八桂侨刊;2008年01期
5 海丽其汗·卡德尔;;吐鲁番迪坎尔麻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6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J];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年03期
7 金永田;;辽弘法寺僧志柔壁画墓[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8 郑文标,张禹东;华人宗教与“华人经济”的共同特征[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陈宜轩;刘素民;;论宗教的人文价值关怀[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10 王文文;;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圆融——从道教的五个发展时期考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进;;朱熹宗教观探析[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铁山;;莫高窟北区B128窟出土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残叶研究[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朱威烈;;伊斯兰文明与世界[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王彤江;;隋唐五代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初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6 蒙古勒呼;;蒙古文文献中“古英(güyeng)”称号考释[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7 陈楠楠;;朱士行——汉地第一位开创中西文化交流的僧人[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8 张云涛;;试论潭柘寺宗教与传承[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研究(1819-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7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东柱(KIM DONGJU);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赵明鸣;12-13世纪中亚《古兰经注释》语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品;太上皇体制与乾嘉之际权力运行轨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王芳;论《红楼梦》中的三个女儿世界[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赵艳平;晚明士人休闲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梁伟伟;《鬼谷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婕;论《西游记》中牛魔王及其家族[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师瑜;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小姣;朝鲜族萨满教巫舞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立新;浅论海外华人的关公崇拜[J];八桂侨史;1995年03期
2 陈志明;东南亚华人的土地神与圣迹崇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张禹东;华侨华人传统宗教及其现代转化[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张禹东;关于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思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张禹东;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伦理思想的价值构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许国栋;;从华人的宗教信仰 探讨印度尼西亚的同化政策[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01期
7 李天锡;;试论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03期
8 曹云华;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9 张禹东;试论东南亚华人宗教的基本特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S1期
10 陈衍德,任娜;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族际关系演变新探[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国兴;新加坡华人体育家——沈文炳[J];体育文化导刊;1993年01期
2 ;新加坡华人借中国电影寻根[J];电影文学;1995年08期
3 陈纤;;星洲纪事[J];广东艺术;1995年02期
4 李勇;;族谱与新加坡“福建人”方言族群移民史研究[J];世界民族;2010年01期
5 陈克振;;中印复交的幕后人物——记著名新加坡华人、民间大使唐裕[J];侨园;1996年01期
6 林玲;“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现状与研究思考”专题讲座纪要[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年04期
7 蔡葩;;内地文化对新加坡琼籍华侨的影响[J];新东方;2009年08期
8 陈碧;;新加坡华人庙宇探访[J];寻根;2009年04期
9 李兴;新加坡华语生存环境探微[J];八桂侨刊;2001年03期
10 杨越;;横的吃掉直的[J];南风窗;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幸乐;;新加坡华人庆清明[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2 李金生;;新加坡闽人的谱牒与族史:文献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玉聪;王黎晨;;新加坡华人新移民与华族的冲突与融合[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勇;;从族谱看新加坡福建人社群变迁[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天锡;;闽籍新加坡华人的传统节日活动窥探[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6 曾玲;;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文献的学术价值与出版状况[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天锡;;泉、台与新加坡玉皇信仰比较研究[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9 张忠民;陈同;;“孙中山与海外华人”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10 黄如欣;周娟娟;洪素云;;福建汉族人群D2S44、D10S28、D4S163VNTR多态性研究[A];中国输血1999年年会暨纪念ABO血型发现100周年学术交流论文专辑[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竺轩;[N];驻马店日报;2011年
2 记者 黄怀;[N];厦门日报;2011年
3 吕元礼;[N];学习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樊易宇 姜兴华;[N];解放军报;2011年
5 实习记者 王爽 本报记者 王小玲;[N];四川日报;2010年
6 记者 赵忠洪;[N];桂林日报;2010年
7 记者;[N];厦门日报;2007年
8 郭海方;[N];河南日报;2007年
9 张亚武 河南记者站 郑宝亚;[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吕元礼;[N];深圳特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研究(1819-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永乐;构建超越种族与区域的政治共同体[D];复旦大学;2007年
3 黄明;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史[D];厦门大学;2008年
4 严春宝;新加坡儒家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孟庆梓;东南亚华人社群的建构与演化[D];厦门大学;2008年
6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7 潘家福;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班铱;新加坡真空教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2 孟瑞霞;儒家伦理与新加坡家庭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玮(韦华);新加坡华文报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黎晨;1990年以来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D];厦门大学;2008年
5 骆秀红;二战后新加坡华文教育兴衰及原因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6 白叶;社会变迁与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7年
7 刘培栋;战后新加坡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许迎春;新加坡华语特色词语考察[D];暨南大学;2006年
9 徐川;论新加坡儒学复兴运动与当代儒学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贾冉冉;新加坡的社会变迁与福建会馆文化教育功能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构成、特性与发展趋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6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4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