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民的宗教信仰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对州
神州文化 蛋民的宗教信仰研究述评 郑秋榕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3 5 0 1 0 8
摘要:生活在闽江口上的水上居民,又称昼民,历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现今学术界多认为福建昼民主要源于古闽族。对于昼民的宗教信仰的历年文献多拘泥于历史文献的考证回顾。倘若能从理论构建和定量的方法切入,对昼民研究具有重大的创新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昼民宗教信仰研究
魏德东在《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提到, 2 O世纪 6 0年代以后,国际宗教社会学有两大研究范式成为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主要流派,它们也是对中国宗教社会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一是以彼得 伯格 ( P e t e r L B e r g— e r 1为代表的世俗化理论范式; 二是以罗德尼 斯达克( R o d n e y S t a r k )为代表的宗教市场论范式。从 2 0世纪 6 0年代以世俗化理论为主导,到2 O世纪 9 0 年代以后宗教市场论的繁荣,国际宗教社会学研究出现了所谓的范式转换( P a r a d i g m S h i f t )。在对两大理论范式的引进、运
用过程中,中国学者结合中国的宗教经验与实践,提出了宗教 三色市场理论,丰富与发展了源于西方的宗教社会学范式,这就是宗教市场论,或日宗教经济学理论 ( E c o n o m i c s o f R e l i一 o n )。 1 9 9 3年,斯蒂芬 沃讷( S t e p h e n R Wa r n e r )发表了《范式转换:美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走向》一文,为新研究范式颁发了出 生证。
1 9 6 9年,彼得 伯格的代表作《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出版。该书探讨了社会实在以及宗教的含义,同时从实证材料出发,对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作了概括。其核心论点是:现代化必然导致宗教多元化,宗教多元化会瓦解稳定的宗教信仰,进而导致宗教衰亡。 罗德尼 斯达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 ( 2 0 0 4 )斯达克认为,宗教行为是理性的。人们“在其信息和理解的局限之内,在可行的选择的制约下,在其喜好和趣味的引导下,总是试图作出理性选择”。在他看来,宗教消费是权衡代价和利益之后的结果。单个人可能是非理性的,但是任何大的宗教运动都是
理性的。因此,这一学说又经常被称为理性选择理论( R a t i o n a l C h o i c e T h e o r y )。斯达克认为同任何市场一样, 宗教市场也包含三个元素:宗教产品的需求者———信徒或潜在的信徒;宗教产品的供给者——和尚、牧师、神甫等专业教职人员;宗教产品——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他认为,,如果宗教市场是无管制的,宗教是自由的,那么宗教就一定是多元的,并形成竞争。伯格也说过,宗教多元一定会产生竞争,竞争会迫使教会提供新的宗教产品,形成宗教的消费市场。在这点上,斯达克与伯格的观点是一致的。两人的分歧在于:斯达克认为,竞争将迫使教会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其结果是促进了宗教的繁荣,而不是伯格所说的宗教衰亡。在竞争中,不仅会产生标准化的、低信仰虔诚度的大众产品,如伯格所看到的那样,竞争也会造就高虔诚度的、保守性的宗教产品。 杨凤岗在《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 0 0 6年第 6期)中提到,斯达克和芬克所著《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一书,以很大的篇幅揭露了宗教学研究自产生以来的一些固有偏见,用历史的和人类学的资料以及社会学问卷调查的数据,有力地驳斥有关宗教现象的那些基于纯粹思辨的理论及其假设,清理了宗教研究中以世俗化为核心的陈旧范式。但提出了两点该书的局限: 1 .理论模型的普遍适 一
用性和过分强调对于宗教组织的正式参与,即加入制度化宗教组织和参加集体礼拜,而忽略了非制度化的宗教和非组织化的个体宗教行为。 2 .过分强调宗教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两方,而较少论述影响宗教经济或市场的另一方——政府的宗教管理或管制。并认为不充分研究政府管制这个重要变量的影响,就不足以充分认识宗教经济的种种现象和运行规律。 并提出了宗教三色市场模型 (这三个市场是:红市———合法的宗教组织、信众及活动;黑市——政府禁止或取缔的宗教组织、信众及活动;灰市——既不合法也不非法,既合法又非法的宗教组织、信众及活动 )其中的三个命题是的论点是: a n 强宗教管制的结果不是宗教信仰和行为的总体减低,而是致使宗教市场复杂化。 在福建省内,钟毅锋《厦门港蛋民生计方式及其民间信仰》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 0 0 7年
第 1期)中提到,厦门港人口组成主要为蛋民后裔。并归纳他们的信仰大致有 1、龙珠殿。 2 .龙土宫 3川头妈。 4 .送土船。 5、家族神明信仰。 6、关公、 保生大帝等。 陈金亮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境、境庙与闽东南民间社会》 (福建师范大学, 2 0 0 6 )写到许多地区有不同的“境”,这是有着共同信仰和祭祀为特征组成的单位,各境有自己的境庙和境主神,各境及死神有明显的差异性,而许多境庙除主祭祀神外往往有许多的陪祀神,渔民所在的区域也划分不同的境。 郑衡沁在其硕士论文《妈祖信仰传播和分布历史地理过程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 2 0 0 6 )中分析妈祖信仰的传播问题, 其中分析渔民是妈祖女神的创造者和坚定崇拜者《海洋、风浪和行船是妈祖信仰的核心所在。 我们看到以往的对于福建蛋民信仰的研究都停留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上,而缺少系统的宗教社会学的理论建构框架,难以进行强有力的解释和预测。倘若能从理论构建和定量的方法切入,对蛋民研究具有重大的创新的研究意 义。
参考文献: [ 1】魏德东《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中国人民 大学学报 2 0 1 0年[ 2]彼得 伯格《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 9 1年斯达克和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2 0 o 4年 1月 1目 [ 3】钟毅锋《厦门港昼民生计方式及其民间信仰》《中国 社会经济史研究》2 0 0 7年第 1期[ 4]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 0 0 6年第 6期
[ 5】郑衡沁《妈祖信仰传播和分布的历史地理过程分析》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0 0 6年[ 6】林同平、彭文字《福建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 1 9 93正
[ 7]朱晓芳《明清以来福建沿海渔民研究》福建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 0 0 7年【 8]陈金亮《境、境庙与闽东南民间社会》福建师范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 2 0 0 6
本文关键词: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7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4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