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西道堂——伊斯兰教中国本土特色的实践者

发布时间:2019-05-13 15:19
【摘要】: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中形成较晚的一个派别,它注重以"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伊斯兰教教理"。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百年西道堂进行了阐述,特别强调西道堂是伊斯兰教中国本土特色的实践者,其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发展之路,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
【分类号】:B9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占福;马明仁与西道堂的经济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01期

2 高占福;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04期

3 甘敏岩;甘肃伊斯兰教西道堂历史与现状调查──以伊斯兰教如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主[J];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02期

4 丁宏;西道堂模式——个宗教派别的社会实践及带给我们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5 高占福;从西道堂看宗教与中国现代化的问题[J];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02期

6 秦惠彬;从西道堂看宗教如何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4期

7 敏生光;伊斯兰“稳慢”制度对西道堂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01期

8 优什尔;国内一批专家学者考察西道堂纪实[J];回族研究;1994年03期

9 ;西北学术考察印象记[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4期

10 马明良;西道堂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哈吉·马逢春;;西道堂精神[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2 牟钟鉴;;可敬可爱的西道堂人和西道堂精神[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3 高占福;;一个宗教与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历史见证——西道堂研究引发的思考[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4 吕大吉;;马启西的历史启示[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5 宛景森;宋玉;;简评《在纪念穆圣诞辰1424周年上的卧尔兹》的特点及现实价值[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6 冯今源;;马启西评传[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张践;;马启西与中国传统文化[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8 ;主编的话[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文刀;东方乌玛西道堂[N];中国民族报;2003年

2 张践;积极探索与社会适应之路[N];中国民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周芳 敏俊卿;西道堂:新型的伊斯兰教社会实体[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当代重大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 甘肃地区伊斯兰教门宦制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研究课题组 实习生 马丽 整理;教派门宦内外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互动[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敏俊卿;清真寺:穆斯林社会认同的象征符号[N];中国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志丽;传统与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明芳;马启西宗教思想与西道堂的社会实践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2 陈完基;马启西创建西道堂的思想及贡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3 吴艳华;论马启西及西道堂对刘智思想的吸收与运用[D];石河子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5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475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e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