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天使与佛教飞天比较辨识研究
[Abstract]:The cross is a typical cultural symbol of Nestorianism, and the image of angels is also a representative symbol of Christianity. Whether the figure of the cross at the upper end of Luoyang Nestorianism is Buddhist "flying sky" or Nestorianism "angel" has not been determined for a long time. Through comparative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although the modeling of the two pairs of characters in Nestorio is similar to the "flying sky" fluttering with Buddhism, it may come from the craftsmen who are used to carving Buddhist art in Luoya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 "angel" image distortion in the Nestorio fan book has become similar to "flying sk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Nestorianism missionaries will not easily give up their theological position and change the central image and external cultural symbols, and will not apply the Buddhist "flying sky" form to the new gods. If the Nestorianism symbols also use Buddhist labels, it will undoubtedly be a failure of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angels can not be replaced by flying sky, "Sinicization" is not equal to "Buddhism".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物出版社;
【分类号】:B9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继春;;唐代景教绘画遗存的再研究[J];文博;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裕明;晚清上海德安押当票探析[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2 彭南生;近代江南地区工商业会馆、公所碑刻述论[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秦翠红;试论明清商人对职业戏班发展的积极影响[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4 范金民;;清代前期上海的航业船商[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5 肖海军;;论我国商会制度的源起、演变与现状[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6 张勃;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源流概述[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侯艳;;魏晋到隋唐佛像背光创作流变述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8 周执前;;国家法律制度变迁与清代前中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J];边缘法学论坛;2008年02期
9 龙红;王玲娟;;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马学强;;上海古村落变迁研究——宋元以来淡井村、永泉村、龙华村的演变[J];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0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学强;;上海古村落变迁研究——宋元以来淡井村、永泉村、龙华村的演变[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2 何志国;;汉晋佛像研究综述及展望[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和疾病状况看西域在汉晋时期佛教东渐中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蔡伟堂;;佛教造像——敦煌佛教造像的君权意识[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朱华;冯绍霆;;试论清代上海地区房地产交易中的加叹[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6 王明所;范开庆;;近代上海市郊传统织布业的变迁——以南汇棉纺织土布业为例[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7 何力;;清代前期关税征管制度[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8 仲高;;龟兹文化导论[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9 孙泓;;5—14世纪景教在东北亚地区的传播[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C];2009年
10 祝太文;;近代上海的浙商钱庄[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葛英颖;汉地佛教服饰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虹;论商号及其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冯棣;巴蜀摩崖建筑文化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张乐;印度湿婆造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8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9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晓华;佛教景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比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2 路远;《景教碑》移藏西安碑林经过[J];文博;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小平;;乐为景碑撰新传——《景教与〈景教碑〉》评介[J];考古与文物;2010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486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48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