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蒙古族高僧藏文著作简论

发布时间:2019-06-19 14:19
【摘要】:自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蒙古族藏文著作已有近800年的历史。蒙古族高僧藏文典籍是特殊历史时期佛教文化影响的产物。蒙古族高僧藏文著作经历了开始、复苏、复兴、衰弱的过程,是蒙藏民族文化关系的结晶,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高僧藏文著作丰富多彩,各有千秋,其内容涉及佛教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等大五明和修辞学、异名学、韵律学、戏剧学、天文历算学等小五明以及相关历史著作,从不同角度、不同范围解释了佛经和佛学著作,研究并发展了各类学科,显示出与藏族高僧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内容,创新并丰富了佛教文化。
[Abstract]:From the Tibetan Buddhism to the Mongolian area, the Mongolian Tibetan works have nearly 800 years of history. The Mongolian high-monk's Tibetan book is the produc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Buddhist culture i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The Mongolian High Monk's Tibetan works have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beginning, recovery, recovery and weakness. 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ultur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Mongolian and Tibetan peopl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ngolian culture. The Mongolian high-monk Tibetan works are rich and colorful, each have a thousand and autumn, its contents relate to the Ming, the Ming, the statement, the medical prescription, the work of the Ming and the other, such as the five Ming and the rhetoric, the different name, the rhyming, the drama, the planetarium and the related historical works,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different range explains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 Buddhist works, and studies and develops a variety of subjects, which shows the different creative styles and creative contents of the Tibetan monks, and has enriched the Buddhist culture.
【作者单位】: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蒙古族藏文典籍挖掘、整理与研究”(编号:14ZDB072)
【分类号】:B9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宏;;蒙古族传统文化特点浅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王福革;;从“蒙古族哲学”到“蒙古族的哲学”转变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双福,丽俊;论有关早期蒙古歌曲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8年04期

4 赫·乌力吉图;;古代蒙汉文化交流及蒙古族汉文诗歌的艺术成就[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8年01期

5 葛根高娃;试论清代蒙古族文化的特征[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1年04期

6 王辅政;;浅议蒙古族民俗文化的调查方法[J];实践;1999年04期

7 刘冬梅;;辽宁蒙古族文化浅谈[J];清明;2007年06期

8 马世雯;近20年来的云南蒙古族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杨·巴雅尔,王静安;从滇、川蒙古族文化现状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东日娜;;简析蒙古族古代歌舞遗存[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亚男;;浅谈对蒙古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2 苏布德;;2008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阿如娜;;蒙古族文化传承教育及其资源开发的探讨[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4 陈新丽;;历史上的蒙古族私塾教育的文化影响[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5 王福革;;从“蒙古族哲学”到“蒙古族的哲学”转变研究[A];论草原文化(第八辑)[C];2011年

6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王景慧;;图案,草原文化源自心灵的情感流淌——蒙古族风格家具图案解读[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9 白歌乐;;蒙古族“风马”习俗的历史渊源——兼与郭雨桥先生商榷[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10 姚克成;;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保护蒙古族文化[A];第二届元上都遗址与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敖力召 李易霖;探寻毕节余姓蒙古族[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收藏市场资深评论家 张德海;蒙古族家具:一束艳丽的奇葩[N];北京商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阿勒得尔图;成吉思文化:蒙古族文化的新概括[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记者 高平;蒙古族呼麦艺术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N];光明日报;2008年

5 马艳军;内蒙古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成立[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记者 卢毅然 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成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记者 刘珊;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成立[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8 记者 陈静 驻内蒙古记者 包国忠;内蒙古成立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N];中国旅游报;2009年

9 记者 贺喜格宝音;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 全力传承优秀民族文化[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郑有胜 王红光;到“敖包之乡”体味蒙古族文化[N];辽宁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冯大彪;蒙古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贾宝锋;蒙古族女性盛装的服饰审美特征在工笔肖像画创作中的表现[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通拉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达妮莎;清代蒙古族民间手工艺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中江;云南蒙古族民族文化变迁研述[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闫莉;蒙古族题材动画学习资源对蒙古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3 呼德力格尔;蒙古族传统法律典籍中的法文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白丽丽;《蒙古族文化读本》第二讲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阿思路;蒙古族题材电影中民族文化的影像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杨毅;杜尔伯特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功能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7 敖尔格勒玛;蒙古族微博用户民文化本传播效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郝蕊;漫瀚调唱词中的女性形象论析[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额日登塔娜;电视媒体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李婧;蒙古族女子服饰特点分析及其与现代女式婚礼服的融合设计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02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502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7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