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论:对于圣经原罪叙事的论析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徐天戍;;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概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胡万年;康德“自由意志”与王阳明“良知”之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永剑;;论《雷雨》的基督教结构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 水文雯;;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上帝母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夏丽志;赵新;;《圣经》、《论语》人性论之比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张建华;;俄罗斯文化中的“知识分子”概念辨[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8 轩红芹;忧郁:新世纪农裔知识分子的生存特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黄斌;;道本源论到道本体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姜勇,和震;“注视”与“倾听”——对当代两种教育研究范式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包立峰;;怨恨与爱:舍勒就基督教道德对尼采的误解[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林;;从“它”到“我们大家”——史密斯论宗教对话的六重境界[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4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王艳华;;精神的相遇 灵感的闪现——记数学课堂中的对话[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朱志杰;;恶的问题及其解答[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王传峰;;经济—伦理—环境的生态建构——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应然选择[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瑶;解析杜金的新欧亚主义思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y囇蘖,
本文编号:2587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58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