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与西方早期体育
本文关键词:宗教改革与西方早期体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以及历史分析法对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潮进行解读,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身体观和体育观,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宗教改革与西方早期体育的关系。研究发现宗教改革对西方早期体育人文思想的传播、群众体育的时兴、学校体育的萌发,以及近代竞技体育甚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由于宗教改革所形成的新教伦理推崇克己谨守,使得休闲娱乐体育以及以对抗争胜为特征的竞技体育只能在一定限度内获得成长。因此,宗教改革之于西方早期体育的开创作用不容小觑;但对于体育的继续成长则有辖制之虞。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宗教改革 身体观 体育观 西方早期体育
【基金】: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QN059)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部分)
【分类号】:G811.9
【正文快照】: 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在西方文化历史上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对于近代欧洲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演进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近代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恰诞生于西方,这不禁令人深思:宗教改革对于西方早期体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抑或是二者兼有?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素梅,李秀丽;奥林匹克教育论[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2 邵伟德,吴庆超;对体育史通用教材中“佛教与体育关系”观点的反思与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 曹卫,蒋进东;弘扬人文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中的基础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杨木森;科技革命与体育运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周文;奥运会田径比赛金牌分布及田径运动发展方向[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邓星华,黄彦军;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任冀军;宋代蹴鞠的盛行和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张玉生;关于“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性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张艳;孟建兵;;对运动员交流过程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孙葆丽;;奥运品牌和人文旅游品牌[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椿林;;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变革对中国体育组织管理的借鉴[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传升;“科技奥运”的困境与消解[D];东北大学;2004年
2 邱瑞to;技击性运动概论及其制胜原理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1年
3 吴克峰;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方千华;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晓灵;奥林匹克文化视野下高校专业体育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伟鹏;北京地区体育院校"特殊奥林匹克"志愿者活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李洪波;儒学·民族精神·体育精神[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彬;多维视角下休闲体育的价值与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晓灵;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吉玉良;优秀运动员个体素质结构及基础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维祥;浅谈学校体育教学中人文思想的确立[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民体育价值观互动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彦;河北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现状与相关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昊;论新中国的体育外交[D];外交学院;2006年
10 朱盼;运动处方教学对高校女生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与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亚玲;宁夏回族聚居区城市回族穆斯林民俗宗教活动中养生健身行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瑞山;;宗教背景下的中西体育文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年04期
2 松本芳明,阎海;试论产生“气”高潮的社会背景──应该重新认识东方的身体观[J];体育文史;1996年04期
3 马景芹,于涛;体育运动和运动行为[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4 段立颖;;中国古代的身体观念及其发展途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刘志国,刘卓;古代中西方体育观念差异的文化视角分析——从围棋与足球的文化背境谈起[J];浙江体育科学;2004年01期
6 徐伟军;;中华身体观视角下的武学修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7 李金梅;论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及冲突[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09期
8 孙良吉;柳钢;张苏;;“身心观”与竞技体育“身心观”的比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9 吕韶钧;竺玉明;;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看中西方身体训练的差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谭华星;;中西方体育文化背景的观念差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同为;龚茂富;;身体——武术的场域[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郭守靖;;文化视野下孔子的武术精神[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戴国斌;;武术的身体:一项身体社会学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4 吕韶钧;;构建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理论的哲学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梦阳;城市女性“运动塑身”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2 肖建;论托马斯·阿奎那的身体观[D];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
3 张川;梅洛庞蒂现象学对体育运动身体观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宗教改革与西方早期体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6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