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道教禹步仪式源流探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02:29
【摘要】:禹步,又被称为步罡踏斗,是道教中的重要法术仪式。但禹步的诞生远早于道教,传说其和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大禹有着密切联系。关于禹步的文字记载较早见于春秋战国时的典籍之中,两汉之后被道教吸收。禹步作为一种仪式法术流传至今,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悠长且错综复杂。禹步从形成至演变为道教步罡的过程中,融合了北斗信仰,神话传说,天人合一思想甚至谶纬学说等元素。它最终呈现为一种具备着广泛应用作用的“法术之基”,且不唯在道教中,乃至于在民间宗教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于禹步这一仪式的追本溯源,从其形成的神话信仰起源、历史中的变化发展、运行的逻辑与原理、在不同地区的传播与作用等方面入手,探究禹步的形成与发展,明晰其内在的逻辑与原理,以达到对于禹步这一宗教仪式法术的全面剖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9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会灵;;成都地区买地券道教词语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11期

2 甄惠;谭娜;郭笃凌;;道教的发展与泰山文化的因应[J];现代交际;2018年21期

3 丁常春;;民国社会巨变中的四川省道教会述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4 丁常云;;改革开放40年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以上海道教为例[J];中国宗教;2018年11期

5 丁常云;;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道教文化建设的成就及展望[J];中国道教;2018年06期

6 谢世维;;《鸿o勖罟邸澜涛幕芯恐嘣嫦颉穂J];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01期

7 张诚达;;对道教文化再挖掘再整理 推动道教现代化[J];中国宗教;2019年06期

8 吴会灵;;巴蜀道教文化与四川茶文化的融合与发展[J];福建茶叶;2018年07期

9 吴隆升;;论道教文化对茶文化影响[J];福建茶叶;2018年06期

10 邵恺芯;;浅谈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敏俐;;山崇拜与道教文化及游仙诗[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2 李刚;;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卿希泰;;试论道教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张应超;;新世纪中发扬光大道教文化的思考[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李刚;;二十一世纪道教文化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曹艳英;殷鹏;;山东省烟威地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马腾云;;纪念老子诞辰2574周年题词[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8 盖建民;;从道教生命哲学看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9 马冬青;;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道教文化——在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词[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刘平海;;西镇吴山道教文化探微[A];陇山文化发展论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詹石窗;树立文化自信,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N];中国民族报;2019年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杨合理;依法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9年

3 萧霁虹;道教中国化之云南践行[N];中国民族报;2019年

4 暨南大学文学院 张振谦;道教山志:名山人文魅力的载体与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5 本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千年道教福地能否“重生”[N];文汇报;2019年

6 ;道教进入新时代 必须提高新境界[N];中国民族报;2017年

7 祝逸雯;从一场法会看“互联网+”时代的道教[N];中国民族报;2018年

8 焦玉琴;道教文化在台湾[N];中国民族报;2018年

9 丁常云;道教养生有助于净化现代人的心灵[N];中国民族报;2018年

10 江耘;道教研究为何不能是真科研[N];科技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苏振宏;艺术—审美视阈中的北宋道教与文学[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莹;元代中后期道教词人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2 杜嘉诚;道教禹步仪式源流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陈瑜;上海东岳观道教度亡仪式音乐观察与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8年

4 余志超;湘西道教解冤释结科仪及其功能研究[D];吉首大学;2018年

5 赵毅;吉林玄天岭道教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年

6 徐洪洋;明代嘉靖时期陶瓷艺术中的道教文化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7年

7 王熙杰;道教六十甲子神符图像研究及其创新设计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8 苌乾坤;安徽齐云山道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崔新;基于生态链的道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程旭川;仁寿道教文化考察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18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18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5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