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果经》与云南傣族信仰生活
发布时间:2020-06-22 16:26
【摘要】:南传佛教进入我国西南边疆云南傣、德昂等少数民族地区大约有一千三百多年,相关参考文献记载文字历史就有六百年。世居在这里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佛教。从宗教研究的情况看,凡是宗教的传播都有共性,即当它进入到不同地区和国家后都会与当地的固有文化互相作用、融合并重组发展,让自己与所在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并获得长足生存、发展。聚居于这些地区的南传佛教信众,其民族文化、日常生活乃至民间习俗都与佛教关系甚密,一些民俗如泼水节、赕佛活动等,其记载可以在佛经里找到根源或相应的宗教元素。结合宗教学专业,本文选取了《沙门果经》作为研究对象,将经文的内容与南传佛教仪轨、信众生活等方面结合,以期客观地揭示南传佛教对傣民现实生活的影响。至于《沙门果经》,其核心思想是:赞颂了依正见所修习而获得的成果,它标志着佛陀教法给予世人在现实修行和生活中各个阶段带来无限教育,这部经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有重要的影响,在南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为出家众和在家众都应该学习的经典。论文对《沙门果经》作了系统介绍,彰显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也呈现了其在云南傣族信仰区域的实践情况以及相应的社会影响。这对于了解和学习南传上座部佛教,《沙门果经》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经典,通过对它在云南傣族地区宗教生活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我们也能更好探究傣族宗教、民俗根源以及相关社会文化,辅之以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和民族哲学等相关方法,则能更加全面和系统提升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水平,尤其是傣族文化或称贝叶文化的研究,本文权当此举的一小引而已。更多、更全的傣族佛教或傣族信仰等文化的研究,有待深入、继续。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948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蔚少华;;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教育研究综述[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3期
2 付云s
本文编号:2725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2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