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夏安居的内涵与优点考述
发布时间:2021-07-31 18:09
迄今约两千多年以前,藏族祖先引进印度佛教文化,并与藏地土生土长的文化融合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藏传佛教。在世界各地引起广泛的重视,及其成为一个热门的学科。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藏传佛教文化。其中代表各教派核心思想的经典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具有突出的研究价值,从而引起大多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通过新方法和理论来探讨佛教仪轨的学者凤毛麟角。笔者注重对戒律中有关阐述夏安居的仪轨进行有序的整理,并结合寺院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来探讨有关夏安居戒律的社会功能。安居之制始行于印度古代传统宗教,其中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皆为盛行,之后被佛教所吸收,并成为佛教戒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佛教的向外传播,因各地的地理气候及岁时节俗等差异,使得安居制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发生了诸多变异,例如出现了“夏安居”,“冬安居”。故而,笔者结合寺院教育,环境保护,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探讨夏安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全文共分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佛教戒律定义和分类,在印度如何产生和藏地的传播,及藏地学者所搜集戒律注释典籍的情形。第二章主要阐述夏安居在古印度如何产生,与结夏安居的优点和原因,及其安居者的身份和场所的规定。第三章主要阐述历史上的前安居和后安居的不同点,以及夏安居仪轨的流程。第四章主要阐述安居后解制仪轨的制定与用意。第五章主要阐述夏安居对寺院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的社会功能,以及介绍夏安居有关的节日,例如:解夏安居和雪顿节等方面进行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946.6
本文编号:2727498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946.6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奕鑫;;离别[J];唐山文学;2017年07期
2 罗赛迩;;冬日后的夏安[J];花火;2017年05期
3 米安晨;曹键音;;夏安晨,我该送你哪种颜色的玫瑰呢?[J];男生女生(银版);2008年10期
4 海皮;亲爱的夏安[J];课堂内外(初中版);2004年06期
5 苏波;“夏安赛”拉开帷幕[J];江苏交通;2003年08期
6 李巧儿;刷刷;;总有一段欲盖弥彰的情[J];现代妇女;2008年01期
7 未城;;盛夏·安眠[J];小溪流(成长校园);2007年10期
8 船冰;陈痘痘;;夏安的愿望[J];文学少年(小学);2014年11期
9 陆风;;夏安扣:辟新蹊发展特色蚕桑业[J];农家致富;2016年11期
10 苗向东;;玩出发明,玩着获奖[J];少年文摘;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华旦;藏传佛教夏安居的内涵与优点考述[D];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27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2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