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天主教独身主义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0-07-17 04:25
【摘要】: 天主教会僧侣独身制是最为制度化、最具代表性的独身现象。由独身的教士、修士所组成的宗教团体也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与此同时,从古至今教会内外关于独身制的争论不绝于耳。尤其在当代,由于教士性丑闻和神父匮乏,僧侣独身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本文力图从历史学的角度,系统地考察天主教独身制的起源以及在中世纪的演变过程,分析天主教独身主义的神学依据和法律理论,探讨教士独身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本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价值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作一番概述:第一章,对天主教独身主义的渊源进行探讨,从宗教禁忌、厌女主义、禁欲思想以及犹太教伦理观等方面进行考察;第二章,主要论述天主教独身理论以及早期教会独身的实践,描述独身从神学理论到法律规范,从异端到正统转变的过程以及历史背景、历史影响;第三章,阐述独身制在中世纪的确立以及法律依据。独身制的确立是平信徒修道运动和教皇法令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基督教文化和蛮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结语部分,对天主教僧侣独身制进行客观地评价,探讨它在历史上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教士独身与教会权威相辅相成,密切相关。两者的关系构成了本文的一条线索。本文将探讨独身立法与教会权威之间的互动关系。修道生活不仅是对独身的实践,而且发展出了一种灵性的生活。本文也将对此进行阐述。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7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兴耀;;肝胆相照铸伟业 九十春秋写华章[J];中国宗教;2011年08期

2 刘安荣;;从天主教之节日、人生礼仪透视其本土化[J];中国天主教;2011年03期

3 池惠中;;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自强——中国共产党90华诞感怀[J];中国天主教;2011年03期

4 沈斌;;与党同心同行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J];中国宗教;2011年07期

5 房兴耀;;九十春秋写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周年感怀[J];中国天主教;2011年03期

6 胡晓;;法国传教士倪德隆在四川藏区活动考述[J];宗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7 小舟;;История Китая(4) ИМПЕРАТОРСКИЙ КИТАЙ. ВТОРАЯ ФАЗА[J];俄语学习;2011年04期

8 ;速读[J];中国宗教;2011年08期

9 邱野;;中外文化交流中耶稣会对中国近代化作用的局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4期

10 卢苇;;辛亥异雄(二章)[J];文学与人生;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Patrick W.Carey;;美国20世纪移民和天主教会(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2 顾卫民;;访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秦和平;;清季四川民众敌视天主教的历史考察[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4 顾卫民;;20世纪初期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运动[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5 顾卫民;;晚清政府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6 许方宁;;评马赖之死[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7 王国平;杨大春;;20世纪初年中国天主教和耶稣教的教民冲突[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8 李天纲;;徐光启佚文《造物主垂像略说》[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何岩巍;;天主教传教士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冲突的根源与意义——以直隶两次民教冲突为例兼与赵世瑜商榷[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10 何岩巍;;1843—1900年在京天主教遣使会传教活动的恢复与发展[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晓梅;爱乐敦:现代拉美天主教会发展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李绍猛;兴衰中的意大利宗教[N];学习时报;2011年

3 新华社记者 魏武;自选自圣:在华传递福音的正确选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国家宗教局发言人发表谈话[N];人民日报;2006年

5 刘国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不由自主的世界良心[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6 叶小文;“正义的冠冕”为傅铁山主教预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记者 刘柏录;省政协《民主监督建议书》受重视[N];协商新报;2006年

8 刘元龙;践行正确荣辱观构建和谐教会[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代淑玲;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N];协商新报;2008年

10 勒依·王伟;婚配仪式——天主教会的圣事[N];中国民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小龙;当代美国天主教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郝国昆;西方天主教伦理观的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霍志钊;从“单一”到“多元混融”[D];中山大学;2008年

4 张_g;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地区传教活动研究(1865-1911)[D];暨南大学;2006年

5 金东春;20世纪初基督教在中国延边朝鲜民族社会的演变及其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6 刘青瑜;近代以来天主教传教士在内蒙古的社会活动及其影响(1865-1950)[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顾蓓;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杨凯;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对世界政治事务的积极介入及其原因[D];暨南大学;2011年

9 施雪琴;西班牙天主教在菲律宾:殖民扩张与宗教调适[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国庆;天主教独身主义的起源与历史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温陶芬;近代直隶(河北)天主教会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江振鹏;18-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林俊敏;关于明末对天主教批判与反批判的几点认识[D];暨南大学;2008年

5 庞丹丹;近现代广西教会学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婷;13-14世纪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建英;永圣域村宗教生活方式的世俗化变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燕荣;西哥特第三次托莱多宗教会议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蒲娟;近代四川地区天主教与基督教研究(1840-1919年)[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吕鲜林;梵二会议精神及其意义初探[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758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58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5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