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陌生人”的宗教之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雅坤;谈我国古代的符节(牌)制度及其演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学,王建萍;《李寄》主题刍议——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吴天德,张宗福;从神本走向人本——殷商西周时期的文化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周云水;;独龙族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张道升;;羿射日的三重证据及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阚绪良;;《后汉纪》校读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阚绪良;;“履帝武敏歆”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曹小云;;东晋汉译佛经词汇与语文词典的编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王轶;;古代史传“虚构”说辨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查昌国;刘向对儒学领域拓展的贡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李湘云;《琼斯皇》的神话体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黎汝标;;试论布依族的谷魂崇拜[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范灄梅;;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与《子羔》篇性质小议[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4 高二旺;;由汉画解析汉代的灵魂观念[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邵磊;;《瘗鹤铭》的时代与书人考证[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周凤霞;;汉代巫蛊术溯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祁林;;景观电影之“景观”魅力探源[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李健;;曹丕“文气”说的理论意义及价值[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9 楾春峰;;《周礼正义》(地官)点校商枕[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一辑)[C];2013年
10 张晶;;《文心雕龙》审美四题[A];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7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小双;先秦至六朝采摘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7 朱天助;吕祖谦“易学三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潇;分判与会通:中西意象理论的对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银清;汉魏书牍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范亚栋;“前四史”对诗赋歌谣的采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彼得·辛格,顾信文;生命的神圣性[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11期
2 杨国强;;制度背后应有神圣性[J];学习博览;2013年05期
3 张永龙;;略论宗教经验[J];学理论;2010年21期
4 徐凤林;东正教圣像的神学含义[J];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03期
5 任军;;神圣的传统:纳塞尔《知识与神圣》第二章解读[J];回族研究;2013年01期
6 张俊;;康德圆善的二维精神结构:世俗性与神圣性[J];伦理学研究;2010年06期
7 张运祥;张爱春;;正确理解宗教在当今世界的世俗化趋势[J];群文天地;2012年03期
8 陈昌文;郭潇嵋;臧肖;;藏传佛教社会构成要素的神圣性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9 杨砚秋;;浅谈阐释空间与《圣经》神圣性之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2期
10 顾良玉;论行为艺术的极端表现[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巍巍;;闽台民间信仰中神圣性的构建——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2 姚定一;;一篇也许不合“时宜”的哲学时评[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唐彬;缅怀徐祥龄还当发掘职业背后的神圣性[N];东莞日报;2014年
2 赵峰;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势[N];学习时报;2002年
3 钟铭;普及宗教通识教育,树立宗教法制意识[N];中国民族报;2012年
4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牛苏林;马克思宗教理解的一个重要论断[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汪维钧 李国昌;科学家信教的境界[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金泽;有敬畏之心[N];学习时报;2006年
7 陈高华;说理其实是件审慎的事[N];法制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畅晓梅;公民宗教的神圣性及其现实性[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4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6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