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太平经》“阴阳”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0:03
【摘要】: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门宗教,道教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为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太平经》见证了道家学说向道教转变,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著作。“阴阳”,是中国哲学中一对重要的概念。道家对“阴阳”这对概念的运用由来已久。自先秦始发,至两汉蓬勃发展,阴阳概念渐渐抽象化发展到抽象的哲学范畴。《太平经》作为一本成书汉代的道家经典,对于“阴阳”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无论是从自然宇宙的角度、人文社会角度,阴阳这对关系都以自己贯通形象与抽象的独特角度,在其思想诠释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太平经》这部典籍而言,“阴阳”概念影响了其宇宙观、社会观、个体价值观等等。“阴阳”贯彻了典籍所讲述构造出的世界的方方面面,从而在《太平经》中形成了一个吸收继承历代阴阳发展,为未来开启新篇章的阴阳体系。这一过程中,既体现了对社会传统刑、德的尊重,也表现了作者超脱物外的浪漫情怀。本文通过对《太平经》宇宙观、社会观、修养观等三个方面中的阴阳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太平经》中有关“阴阳”问题的一些规律,如阴阳如何从“对立”状态向着“调和”及“相互转化”方面发展;如阴阳的变化与不变等等。其中,在《太平经》宇宙观与阴阳有关的问题中,从“气”、“神”、“道”三个角度出发,展现了《太平经》特有宇宙观中,阴阳关系所代表的不同象征,起到的不同作用。在《太平经》社会观与阴阳有关的问题中,从《太平经》以阴阳为媒介使社会家国与天地相比附开始,一方面揭露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以阴阳协调的美好愿景为保证,试图建立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完美社会范式。在《太平经》社会观与修养有关的问题中,表现了具象个人与抽象品德的相同与差异。阴阳在《太平经》中以不同的形式,彰显出不同的作用,最终落脚于教化万民的修行、道德要求。这表现了《太平经》中独特的“阴阳调和”、“阴阳转换”、“阴阳的二分与三分”及“阴阳的变与不变”等概念。与此同时,也表现了《太平经》中阴阳观念与同时期其他思想流派的相似和不同。阴阳关系展现了《太平经》又一奇异的色彩。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有关理想太平世界的种种构建,及其为实现这个太平世界所愿意付出的种种努力和斗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9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伟;;《太平经》乐论思想疏考[J];宗教学研究;2016年04期

2 秦晓慧;;《太平经》“善恶”观探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黄新华;;《太平经》对“道”的宗教化阐释[J];中国道教;2017年01期

4 张丽霞;;《太平经》“善—美”思想刍议[J];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02期

5 陈家林;;《太平经》中华书局“三全”本注译拾补[J];图书馆界;2016年05期

6 徐华;;《太平经》“七言”考识[J];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02期

7 丁强;;《太平经》的“种民”小议[J];知识文库;2017年10期

8 刘祖国;;《太平经》校点辨正[J];古籍研究;2012年Z1期

9 俞理明;;《太平经》文字校读[J];古籍研究;1996年01期

10 俞理明;;《太平经》文字脱略现象浅析[J];古籍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长坤;;《太平经》慈善思想简析[A];《老子》思想与现代社会——曲江楼观"老子文化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德安;;《太平经》教化观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伦信;;《太平经》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根蟠;;《太平经》中的“三统”论和生态思想[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王用源;;《太平经》“在”的介词用法及词性判定[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4年

6 詹石窗;;道教生命伦理与现代社会[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韩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道教伦理有益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民族报;2017年

2 胡延滨 广东省中医院;《太平经》与《内经》神比较[N];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

3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12级博士生 孙瑞雪;《太平经》的“师道”思想[N];光明日报;2014年

4 本版编辑邋方铎 肖俊仁;科学发展时不我待 共建和谐义不容辞[N];民族日报;2008年

5 李士生;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和谐[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宋静;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养生篇(1)[N];山西科技报;2004年

7 王志成;书礼世家一学人[N];温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蓝希峰;首届太平道学术研讨会在张角故里举行[N];中国民族报;2014年

9 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前院长、教授,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组织委员会副主任 王荣华;“和合共生”是中国与世界的共同追求[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兆杰;《太平经》医学思想整理与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李广义;《太平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刘祖国;《太平经》词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文正;《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基本句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鸿;《太平经》政治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周勇;道教与政治关系论[D];四川大学;2001年

7 李振东;《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张U

本文编号:2782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82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