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以斯帖记》族群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6 22:00
【摘要】:本文以《以斯帖记》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以斯帖记》文本的探究以及其成文历史背景的考量,分析文本成书年代所体现的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以及犹太人对这种来自外邦人对本民族的敌意的应对,并讨论文本中存在的古代的反犹行为,以及这些反犹行为对犹太教的影响。首先是对《以斯帖记》文本的分析和探讨,包括对文本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对“哈曼图谋杀犹太人”的研究,同时从文本的情节叙事和文学特点探究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展开:以人物设定与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不同特质,来思考作者写作的背景与目的;通过对比《以斯帖记》同其他圣经文本的异同来看作者的立场;分析文本中所体现的族群关系,以明确《以斯帖记》作者的观点,探究文本情节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其次,是对《以斯帖记》的历史性的探究,在流散时期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始终处在一种较为危险的僵持状态,甚至也数次面临灭族的危险,但在这一时期,这种来自外邦人的敌意与敌对,和圣经其他文本中所描写的因宗教或地域争夺而起的掠夺性争战产生了差别,转而成为一种针对整个犹太群体的敌意,它不仅仅以显性的战争或者屠杀为本,更多的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讨论波斯时期以及希腊化时期犹太人与外邦人不同的相处模式,以及统治者对犹太人的政策态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以斯帖记》的成书时间进行界定。最后,在文本和历史相互交融影响下,《以斯帖记》的作者不单单以文本描述了以斯帖和末底改在波斯帝国统治之下的生活,更是以古喻今地传达了他所在的时代犹太人所面临的困境,他们生活在帝国统治之下,宗主国的利益无疑是代表了他们的利益,而他们也不愿意本民族的利益的不可放弃。《以斯帖记》就表达了这样的一种观点,散居社群并非是要反抗、抵制宗主国的存在,甚至他们需要迎合宗主国的需要,而同时他们也始终心系本民族的利益,站在维护犹太社群的坚定立场之上,在抵抗与顺服中选择了一条中间的路线。同时也可以看到反犹主义在古代社会环境之下的表现形式。反犹在古代社会背景之下的定义以及特征问题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论文将在对“反犹主义”一词的探究以及对古代反犹如何定义的基础上,分析犹太人对非犹太人的反犹行为的应对:非犹太人的反犹行为困扰着犹太人,但他们并没有消极应对来自非犹太人的歧视以及敌对态度,他们选择了反抗和记录,以自身特有的文化记忆传承方式来应对愈演愈烈的反犹态势。而《以斯帖记》文本本身,就是这种态度的体现,它显示出了犹太人不愿意屈服,希望通过反抗获得胜利的期望,而这种精神与愿景,才是犹太人世代传承,即使在流散过程中也未曾消失的民族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9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新;;《路得记》与《以斯帖记》的历史文化意蕴与诗学风格[J];社会科学家;2017年07期

2 单晨;;圣海奇花——《以斯帖记》中的戏剧性特征[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6年02期

3 刘玉;;《以斯帖记》与中东神话传统[J];基督教学术;2016年01期

4 刘玉;;《以斯帖记》与中东神话传统[J];基督宗教研究;2016年01期

5 雷雨露;;从叙事学角度看《以斯帖记》背后的神力作用[J];长江丛刊;2016年21期

6 曲晋;;《以斯帖记》五章8节与巧合情节之系联[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杨婷;;《以斯帖记》的叙事技巧——《以斯帖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6期

8 陈志华;;无名与有为[J];天风;2011年09期

9 杨兹举;;以文学承载教义的经典文本——试论《以斯帖记》的小说艺术[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10 赵晓芳;高顺洁;;流浪中的身份追寻——《以斯帖记》的文本分析[J];语文学刊;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天弋;《以斯帖记》族群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2 杨婷;《以斯帖记》的叙事技巧[D];中南大学;2012年

3 黄小金;《以斯帖记》的叙事符号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5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95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