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易学语境下的《圣济经》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20:37
   作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对道教有着狂热的追求,在促进道教发展方面有着巨大贡献。徽宗亲做《御解道德真经》与《冲虚至德真经解义》,表达了自已在道教理论方面的感悟。宋徽宗不但对道教有着热爱,对医学亦是颇有青睐。大观年间,徽宗命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政和年间,宋徽宗又敕撰《圣济总录》。同在政和年间,徽宗又亲作与《圣济总录》相为表里的《圣济经》,并推行全国以为课试教材。《圣济经》与《圣济总录》在金元时期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金代刘完素所做《原道论》中近乎一半内容引自《圣济经》。所以本文旨在结合徽宗的道教背景,对其所作《圣济经》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当然,北宋时期儒学的复兴作为背景亦不能忽视。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圣济经》的成书背景、本文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本文第一章主要论述徽宗在《圣济经》中所展示出的气论。通过与前人思想的比较,大抵可认为徽宗通过对《易纬》的借鉴认为天地万物之源为道。气从此兆乎于“芒芴”,此称“太始”。气兆之后是为“混沌”,而形立乎于“混沌”。形立则称“太初”。之后气形相待,天地乃生。本文第二章主要论述徽宗展现出的天地布阴阳而统万物的思想。在徽宗看来,气形待而天地成之后,兆乎于“芒芴”之气为天所禀而为“元气”,立乎于“混沌”之形为地所禀而为“元形”。天禀“元气”而布阳气,地禀“元形”而布阴气。阴阳二气出于天地而流行于天地间。阴阳二气往来于上下之际,可展现为十二消息卦卦气的流转,所形成的是二十四节气之寒暑变化。其次,阴阳二气又流转于四方之间,所形成的正是南北的寒温差异。此南北四方之际的阴阳流转亦可以十二消息卦来符示。阴阳二气交媾生五行而布于四方,即南火、北水、东木、西金、中土。徽宗又称此五行为丁火、癸水、乙木、辛金、己土。五行布于四方还相为本即为八卦卦气流转。八卦之中位于西北亥位之乾与十二消息卦中成于西北亥位之坤交遘而生壬水,之后壬水克合丁火生丙火、丙火克合辛金生庚金、庚金克合乙木生甲木、甲木克合己土生戊土、戊土克合癸水生壬水。在徽宗看来,万物可由阳干五行所符示。徽宗亦借此独特的五行生成论,阐明了五脏之间的生成关系。万物生成之后,还相为本仍为阴阳五行,所形成之律动为五运六气的旺衰变化。人正在此律动之中与万物相互互动,从而形成了第三章所论述的人需循此律动而形成的达道全生之法。统括达道全生之法即“法于阴阳”“精神内守”“饮食致养”。文章最后部分,主要借《冲虚至德真经义解》与《御解道德真经》之意补充说明了《圣济经》的未尽之意,如有关道、气、圣人、儒道医同源的思想。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95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圣济经》其书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原化:以易为本的气论
    第一节 太易兆判,气形乃立
    第二节 气形相待,天地乃成
第二章 正纪:气化流行的生成论
    第一节 天地设位,乾坤致用
    第二节 阴阳升降,五行乃生
    第三节 五行克合,万物乃成
第三章 达道:以气论与生成论为基础的全生思想
    第一节 法于阴阳
    第二节 精神内守
    第三节 饮和食德
第四章 余论:《圣济经》中的气论与圣人观补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高仰来;姚军汉;郭军雄;;《圣济经》学术流传史探析[J];河西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2 谷建军;;论宋徽宗《圣济经》《圣济总录》之言道与载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09期

3 谷建军;;论宋徽宗《圣济经》儒道兼融的气本体论医学思想[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10期

4 谷建军;;论宋徽宗《圣济经》坎离致用,啬精守神的心肾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11期

5 赵清新;简文帝御作《劝医论》宋徽宗编纂《圣济经》[J];解放军健康;1994年04期

6 焦健洋;孙竹青;刘更生;;程颐理气思想对中医学理论的影响——以《圣济经》、朱丹溪、黄元御为例[J];医学与哲学;2019年10期

7 ;医海之窗[J];内蒙古中医药;1994年01期

8 左祖德;汤剂与临床关系[J];新中医;1983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焦健洋;易学语境下的《圣济经》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1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61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2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