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六册》的宗教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05 08:17
本文关键词:《五部六册》的宗教思想及其历史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和社会上层建筑,一直对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深刻的影响。纵观宗教的历史,宗教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宗教除了是人们精神的支撑和归宿之外,曾经还扮演过改朝换代的工具,统治者加强其统治的工具,宗教还能加强民族群体的认同感,促进社会秩序的一体化,正因如此,对宗教的研究仍有必要。孕育了正统宗教的民间宗教作为宗教的一部分亦有其积极影响和作用。本论文准备从民间宗教—罗教入手进行研究。罗教,产生于明朝的正德年间,兴盛于明朝中后期,可以肯定地说,它是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罗教的教义经典一共是五部,分别是《苦功悟道卷》、《叹世无为卷》、《破邪显证钥匙卷》(两册)、《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其中有一部分上下两册,故称《五部六册》宝卷,罗教的教义思想主要寄寓于罗教的五部经典。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剖析五部六册的宗教思想,以及其教义思想的影响。具体就是: 第一章,罗清与《五部六册》。包括介绍罗清的身世,罗清创教的历史背景以及五部六册的成书情况;第二章,《五部六册》的佛、儒、道思想。包括介绍五部六册中所包含的佛教思想,道教思想,儒家思想,以及罗教的修行方法,还有儒、佛、道三教的融合迹象;第三章,《五部六册》中的宗教思想对正统宗教和其它民间教派的影响。包括介绍《五部六册》对佛教的影响,《五部六册》对道教的影响,以及对其它民间教派的影响等等。最后,总结整篇论文的研究概况,罗教的发展概貌以及研究宗教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原始材料加以分析,同时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考证并结合历史研究的方法来完成本论文。通过研究,从而得出,罗教究竟包含了怎样的教义思想;罗清为什么会创造那样的思想;罗教在当时为什么能独树一帜,能得到广大民间百姓的喜爱与信赖,并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为什么能对一直占据宗教统治地位的正统宗教造成很大冲击等等。
【关键词】:罗清 罗教 五部六册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8
【目录】:
- 内容摘要8-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罗清与《五部六册》13-23
- 1.1 罗清的生平与其创教的历史背景13-18
- 1.1.1 罗清的生平13-14
- 1.1.2 宋明理学对罗清的影响14-17
- 1.1.3 明清时期的佛教、道教现状17-18
- 1.2 《五部六册》的成书18-23
- 1.2.1 皈依佛教净土宗18-19
- 1.2.2 转向佛教禅宗19-20
- 1.2.3 《五部六册》出炉20-23
- 第二章 《五部六册》的思想体系23-36
- 2.1 《五部六册》的佛、儒、道思想23-31
- 2.1.1 《五部六册》中的佛教思想23-28
- 2.1.2 《五部六册》中的儒家思想28-30
- 2.1.3 《五部六册》中的道教思想30-31
- 2.2 《五部六册》中的修行方法31-34
- 2.2.1 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宗旨31-33
- 2.2.2 以"行走坐卧,日用常行"为修行契机33-34
- 2.3 《五部六册》中儒、佛、道三教的融合迹象34-36
- 第三章 《五部六册》中的宗教思想对正统宗教和其他民间教派的影响36-41
- 3.1 《五部六册》对正统宗教的影响36-38
- 3.2 《五部六册》对其他民间教派的影响38-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4-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6-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教·佛教·禅学》──罗教与《五部六册》揭密[J];佛学研究;1999年00期
2 王月清;寻绎中国民间宗教的内在命脉——《罗教·佛教·禅学》[J];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04期
3 罗伟虹;中国的民间信仰探讨[J];社会科学;1994年08期
4 韩秉方;罗教及其社会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1期
5 马良文;中国民间宗教刍议[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1期
6 张传勇;白莲教的名实之辨——读《中国民间宗教史》[J];中国史研究;2001年04期
7 闵丽;罗教五部经卷的基本教理探析[J];宗教学研究;200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五部六册》的宗教思想及其历史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6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