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与超越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92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 选题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形成过程
一、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形成前提
(一)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宗教观的扬弃
(二) 费尔巴哈对法国启蒙运动宗教观的扬弃
(三) 费尔巴哈对德国宗教批判运动思想的扬弃
二、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核心内容
(一) 宗教源于人的心理依赖
(二) 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三) 建立无神的“爱”的宗教
第二章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人”的批判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类本质”的批判
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的批判
四、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爱的宗教”的批判
第三章 马克思宗教观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
一、人的本质从“类本质”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 “对象性存在”和“对象性活动”
(二)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以实践视角透视马克思宗教观的超越性
(一) 费尔巴哈自我异化理论
(二) “革命的实践”
(三) “革命的实践”克服“自我异化”
三、从“爱的宗教”到“现实的人的解放”
(一) “现实的个人”
(二) 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学说
第四章 马克思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宗教观的当代理论价值
(一) 反驳所谓马克思思想宗教化的趋势
(二)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二、马克思宗教观的当代实践意义
(一) 指导我党制定方向正确的宗教政策
(二) 指引人民理性地,科学地看待宗教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显平;;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本体论旨趣[J];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2 钟志东;;马克思宗教观演变的逻辑轨迹[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邹诗鹏;;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之辨析[J];现代哲学;2011年01期
4 叔贵峰;;三十年来马克思宗教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6期
5 叔贵峰;;论“类生活”视阈下马克思宗教观的变革[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3期
6 李士菊;;由“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经济批判”——马克思创立科学无神论的艰苦历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11期
7 龚秀勇;;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当代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孙力;张士清;;从“异化宗教批判”转向“尘世批判”[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3期
9 白刚;张荣艳;;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双重使命[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10 叔贵峰;郭嘤蔚;;对马克思宗教观的人性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焕成;马克思宗教观与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刘丽;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云阁;实践观点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洋;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曾德虎;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3 李沙;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4 苗云飞;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中的宗教批判思想及其价值[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9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79376.html